第48章 重重謀劃(1 / 2)

曹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的意識到了王珙所說的事情意味著什麼,便知道自己確實是想的簡單了

而王珙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計策,並不是真的毫無準備的,所以他又補充了一句道:“實際上這一策想要使其可行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往宛城殺過去,一路上即便我們遇到黃巾賊斥候如果能夠將其截殺就截殺,不能截殺就加速攻向宛城,乘著宛城黃巾賊沒有準備充足的前提下對他們發起攻擊,這是這一策唯一可行的情況。”

在王珙看來,如果要用這一策的話,那麼實際上隻能靠莽,因為不可能真正找得到一個絕妙的時機發動襲擊,因為並不存在能夠長時間隱藏在黃巾賊周圍等待機會的這麼一種可能性。

曆來所謂的奇襲基本上隻存在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處於靜態的伏擊者襲擊處在運動中毫無防備的被襲者,第二種是利用速度優勢,在被襲擊者反應過來之前發起猛攻,直接一戰摧毀對方的組織能力,這種事情在騎兵身上倒是時常發生。

然而很遺憾的是眼下王珙並不處在這兩種狀態中的任何一種之下,眼下他既不是伏擊波才的一方,也沒有大量的騎兵讓他可以率領八千騎直襲波才大營,實際上以他的估計隻要波才軍中的斥候不是瞎子或者傻子,那麼他這八千人一旦靠近了波才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不被發現的。

到時候隻有可能是乘著波才來不及準備試著莽上一波看能不能莽得贏他,可是這種沒什麼把握的事情,王珙向來是很討厭的,而且萬一波才真的提前做好了什麼防備豫州官兵的準備的話,那麼這一波莽下來不但會輸,甚至損兵折將都不是沒可能的事情,所以王珙還真不怎麼想莽這一波。

不過比起王珙的顧慮重重,孫堅反倒是高興了起來。

“那挺好啊,我看就這法子是最好的,我們就直接衝到宛城去,反正那波才既然沒有防備的話,隻要我等全力一擊,一通鼓下,絕對可以立破這一支黃巾賊隊伍

王珙對孫堅的說法不做評價,他並不討厭孫堅這種敢打敢拚的莽夫風格,但是王珙自己如果沒有充足的把握,如果無法完全掌控事態的話,那麼他是不願意輕易出手的。

“說起來第二個法子就比第一個容易許多了,既然波才認為皇甫大人往徐州去了,那麼你們猜猜看一旦波才意識到了皇甫大人沒有去徐州而是來了宛城,還遭遇到了皇甫大人的‘先鋒軍’的話,波才會做出什麼應對?”

王珙並沒有糾結於第一個想法而是順勢提出了他的第二個想法,而這個提問也不難回答,無論孫堅還是曹操跟這些黃巾賊也打過好幾場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他會逃跑?”

曹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的意識到了王珙所說的事情意味著什麼,便知道自己確實是想的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