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如果波才要跑的話,他有兩個逃跑的方向,但進攻的話就隻有一個進攻方向,波才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進行分兵,因而隻要能夠預測到他的進攻方向的話,伏擊的先決條件就成立了。”
王珙點了點頭,曹操能看到這點並不出乎他的預料,所以他繼續解釋道:“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決定先示敵以弱,我們八千兵馬分為三步,由我和孟德各領三千分別前往宛城。”
“這個數量並不多,而且還是在不同時間內抵達的,相當於給了波才充足的準備時間和思考的時間,這種情況他不會輕易的做出逃跑的決定,甚至還會覺得我們孱弱可欺,很有可能會想著能不能在官軍大軍趕到之前先擊敗我們,畢竟他之前對付朱儁的時候已經用過這樣的辦法了,而且結果還非常好使。”
曹操孫堅這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幾個月前官軍剛入豫州準備剿滅黃巾賊時的景象,大戰才剛起,甚至嚴格來講還沒有打起來,結果兩路主力之一的朱儁兩萬官兵一戰就被波才所擊潰,瞬間導致整個豫州局勢失控,一時之間就連皇甫嵩那一路都危在旦夕,還好最後皇甫嵩率領官軍反敗為勝,不然的話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從這件事上就不難看出波才此人當真是個膽大包天之輩,別的亂軍要是見到官軍主力包夾而來,腦袋裏想著的基本都是怎麼突圍而逃,唯獨波才此人居然腦子裏想的居然是怎麼滅掉這些官軍,最後還差點給他做成了,倒也堪稱是個人物了。
“一旦波才心中出現了反擊這個選擇的話,那麼他可能會做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他要伺機尋求和我們決一死戰,但是我們兵少,相對於波才又更加靈活,始終不給他決戰的機會的話,那麼他就要逼迫我們和他一戰。”
“而如果他想要逼迫我們和他一戰,唯一的選擇就是南下,因為如果他向西入蜀的話,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像現在這樣遠遠地跟在他背後騷擾,就是不和他一戰,這能嚴重影響他的行軍速度和士氣。”
“而他一旦南下的話,就有進攻襄陽的可能,雖然襄陽也算一座大城,理當不會輕易被他攻下,但我們不可能放任他進攻襄陽而無動於衷,所以必定要緊隨其後,甚至為了給襄陽給多的準備時間,我們還必須要主動和波才一戰,這樣一來波才就有了將我們全滅的可能。”
這時孫堅眼角一挑,不屑的評論道:“哼,簡直癡心妄想,就憑那些黃巾亂黨便是要擊敗我軍也絕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還指望著一戰而勝?簡直癡心妄想。”
王珙對孫堅的這個評價也是一笑,其實他也這麼認為,波才是把官軍主將都當成朱儁那樣的人了,實際上要不是朱儁自己粗心大意的話,光憑波才那些黃巾賊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贏得了朱儁那一路官兵的,指望別人都像朱儁那樣大意顯然是太想當然了。
“原來如此,如果波才要跑的話,他有兩個逃跑的方向,但進攻的話就隻有一個進攻方向,波才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進行分兵,因而隻要能夠預測到他的進攻方向的話,伏擊的先決條件就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