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沉默著思索了一下,說實話在此之前他基本沒有考慮過先救魏郡的做法,不過眼下看起來既然先救魏郡比較有利,那麼他不妨先了解下王珙打算怎麼打這一仗。
“既然王珙你一直都說要去巨鹿,那你且說說看若是往巨鹿,我軍該如何滅張角此賊?”
畢竟先去魏郡還是先去巨鹿,這不光是一個方向問題,更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官軍接下來一係列在冀州的活動。
若是前往魏郡,擊敗目前盤踞在魏郡之外的張角的話,那麼在短時間內張角是不可能彙聚得起來足以和官軍抗衡的兵力的,那麼就相當於建立起來了官軍的絕對優勢了,接下來無非就是效仿盧植,一路平推過去就完事了。
但如果是進攻巨鹿的話,皇甫嵩雖然同樣認為這一戰幾乎必勝,可即便勝了,也隻能說是勝了張角一招而已,隻要張角大軍未滅,仍然不能稱之為是決定性的勝率,張角始終都存在有翻盤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王珙執意要先去巨鹿的話,那麼皇甫嵩認為他就必須要先提出一個完整可行的計劃來才行,否則的話皇甫嵩依舊是更加傾向於先去和張角打個決戰再說。
王珙知道像皇甫嵩這樣的將領普遍更加傾向於擺開陣勢,兩軍正麵打一場大會戰,當然客觀來講這也是官軍最擅長的事情,畢竟相對於黃巾賊來講,官軍無論是陣型還是指揮的熟練度都遠遠高於黃巾賊。
而王珙的想法顯然和皇甫嵩不同,他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打算先順著皇甫嵩的想法說下去。
“啟稟大人,若是我等先去魏郡,並且在魏郡成功擊敗了張角的話,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無非是效仿盧植大人,逐步推進,逐步蠶食,連戰連勝最終成功的將張角困在某個城池裏,隻要一戰得勝即可立斬張角此賊。”
皇甫嵩點了點頭,他確實是這麼想的,然而王珙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他心中有些不快了。
“但是以盧植大人的做法做下去,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相信皇甫大人也已經看見了。”
皇甫嵩眉頭一鎖,沉聲道:“一個人所做的事情正誤與否並不取決於結果如何,盧子幹所遭遇的事情隻能說是小人作祟所導致的意外,不能說他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
王珙心裏並不同意皇甫嵩這說法,盧植那點事說到底不就是宦官索賄嘛,當然他是個黨人又速來剛正不阿,和閹黨關係差這才是主要原因,但要是盧植這時候願意服一下軟,不見得事情就會馬上爆發,隻要等他討伐黃巾逆賊成功,戰功加身風頭正勁的時候,閹黨又豈能動得了他?
皇甫嵩沉默著思索了一下,說實話在此之前他基本沒有考慮過先救魏郡的做法,不過眼下看起來既然先救魏郡比較有利,那麼他不妨先了解下王珙打算怎麼打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