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鑽營無門(1 / 2)

所以王珙其實從一開始就拋棄了去找皇甫嵩的門路的想法。

可是話雖如此,不去找皇甫嵩的話,和王珙熟識又有些勢力背景的人,也就隻有曹操和孫堅了。

孫堅自不必說,雖然最後孫堅一樣是擔任了長沙太守,而且還以長沙太守的身份起兵討董,可那是靠自己實打實的軍功熬出頭的。

王珙雖然眼下也有軍功在身,可問題是王珙原本就是個無名之人,而孫堅的名號早已經打出來了,再加上孫氏本身也是地方上的世家,有名聲,有錢財,有功績,這才能夠有熬的出頭的機會。

像王珙這樣的發了一筆橫財,也有一些戰功之人,卻又毫無背景,更沒有什麼赫赫威名,這樣就很容易不被別人當一回事。

這種情況下即便想找孫堅幫忙,估計也很難有什麼成效,孫氏雖然也算是一地世家,可是對朝廷的影響力並不算太大,指望著孫氏能給王珙的幫助其實很有限。

相對來講曹操身後的曹氏勢力就大得多了,曹操本人就是黨人之中的中流砥柱,而且曹氏本身更是著名的官宦世家,對朝廷也有十足的影響力,有曹氏的扶持的話,以王珙諸多戰功,和活捉張角之名,運作一個太守之職應該不算太難。

奈何王珙並不想去走曹操的門路,或者準確的說王珙並不想接受曹氏這樣的官宦世家的幫助。

一旦接受了曹氏的幫助的話,那麼無論是曹氏還是曹操本人,估計都會把王珙看成是他們的部下,是他們的一員,那麼說不好就要涉及到眼下洛陽鬧得熱火朝天的兩黨之爭裏。

而王珙本人極其厭惡黨爭,實際上正是想要逃離黨爭這種環境,王珙才執意要外放為官,怎麼能被曹氏拉到黨人的陣營裏呢?

而且所謂的黨爭,本質上其實是國本之爭,是陳留王劉協和弘農王劉辯這兩位皇子背後所代表的勢力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決定勝負的都是上層的大人物,和王珙這種小角色毫無關係,乃至於就算是王珙的頂頭上司皇甫嵩對這種事情的影響力都十分有限。

王珙可不想變成兩黨之爭中的衝鋒小卒,所以被無論是被拉進閹黨裏,還是被拉近黨人裏,都是王珙希望避免的事情,因此他不怎麼想去走曹操的門路。

可這麼一來的話,踢掉曹操和孫堅,皇甫嵩的門路又是一開始就走不通的,劉備之流就更不用提了,劉備自己進入洛陽之後都不知道被朝廷扔到哪個角落裏了,指望他還不如指望自己呢。

所以王珙現在是真有點不太清楚,就算說要去鑽營找門路的話,那又應該去找誰的門路會比較合適呢?

“你這可問倒我了,我的事情你們兩位還不清楚麼?我在這洛陽裏能有什麼門路可言,我自己都還在頭疼這事情呢。”

所以王珙其實從一開始就拋棄了去找皇甫嵩的門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