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閹黨的條件(1 / 2)

“很簡單,宮裏既然想要練兵,那也不必非得要在西園練,也不妨由我在地方上再練一支兵馬出來,這一支兵馬既不必聽從朝廷的命令,也不必聽從北軍的命令,隻需要服從宮裏的命令即可。”

王珙這番話,其實都已經有大逆不道之嫌了,這要是換成在場聽的人裏有一個盧植,或者哪怕是皇甫嵩這樣的人物,都說不準要當場和王珙翻臉,然後就要血濺五步都說不定。

但王珙並不害怕這麼說,因為眼前的這幾個人,不論是董卓還是十常侍,都可以說是標準的奸臣賊子,簡而言之統統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對付這種人,有些時候有些事情,還是直接講清楚,講明白來要合適得多。

而聽了王珙的話,那車窗後的太監也覺得是眼前一亮,王珙這番話確實說得好啊,既不聽朝廷的命令,也不聽軍方的命令,隻聽宮裏的命令,那可不是等同於隻聽命於自己這些人嘛,畢竟眼下宮裏基本可以代表閹黨,可以代表閹黨的利益。

但話雖如此,這個公公仍然沒有那麼好說話,他依舊是繼續提問道:“哦?你怎麼保證你說的話是真實的呢?換句話說假使我們真的給了你一個太守之位,難道光憑一郡之地,你就能拉得起一支新軍不成?”

王珙心中隻能說是對這些閹黨感到可笑,他們雖然高高在上,但是卻不知道現在大漢民間已經亂成了什麼樣子。

經過張角這一通大鬧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迫背井離鄉流浪四方成為流民,但是地方官府又對這些流民沒什麼辦法,以至於這些流民是不是就會轉換成亂軍四處劫掠,隨後又製造出新的流民。

這種現象在幾乎整個大漢朝到處都有浮現,尤其是在黃巾賊肆虐過的地方尤其明顯,因為這些地方的官員不是被朝廷追責丟了帽子,就是在和黃巾賊的戰鬥中丟了性命,眼下毫無疑問的是幾乎整個大漢朝,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一定程度的無政府狀態。

隨著這種時間的持續,那些失地農民,和無所事事之人隻會越滾越多,最後定然會化作毀滅整個大漢朝的烈焰。

而在這種局勢之下,哪怕隻是給一口飯吃,就連區區一群黃巾賊就能拉的起來幾萬甚至超過十萬的兵馬,哪怕隻是一群流民,從數量上看也已經很不簡單了。

而王珙相信以他的本事,不至於到地方上後連一支軍隊都拉不起來。

而隨後隻要有財源支持,逐漸收留那些流民擴大他的軍隊應該不成問題,這樣一直軍隊比起精銳的北軍起來那自然是多有不如,可至少也會比黃巾賊那種靠著強行擄掠而來的普通人組織起來的軍隊要強大得多了。

而這就是王珙的本錢,也可以說是王珙的基業所在,王珙便是打算靠著這些來說服眼前的這個太監。

“很簡單,宮裏既然想要練兵,那也不必非得要在西園練,也不妨由我在地方上再練一支兵馬出來,這一支兵馬既不必聽從朝廷的命令,也不必聽從北軍的命令,隻需要服從宮裏的命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