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南陽路上(1 / 2)

於是牛輔所率領的官軍和王珙所率領的官軍兩軍合流一處,向南陽郡趕去。

南陽郡雖然屬於荊州,但實際上地處中原地帶,是荊州北部的門戶地帶,是天下一等的交通要道,人口眾多,更是大漢朝數一數二的大郡,但這些都隻存在於過去,若是哪怕換成一年以前的話,南陽郡估計都是個朝廷人人想去的香窩窩,但是換成現在已經是眾人避之如蛇蠍的去處了。

南陽郡經過黃巾之亂的動蕩,光是被黃巾亂黨劫掠而去被迫從賊的當地百姓就超過十萬人,之後死的死逃的逃,最終也因為波才的潰敗而四散。

除此之外更因土地被破壞,家園被摧毀,因戰亂流離失所的人同樣數不勝數,若是換成別的太守麵對這種局麵也隻能是束手無策,坐視情況繼續惡化下去,倒黴一點的可能連太守的位置都做不下去。

要知道黃巾之亂雖然官麵上是平定了,就連張角都在王珙麵前被斬首示眾了,但實際上仍然有很多黃巾賊在地方上遊蕩,要是有哪個郡的太守幹得太差勁了,導致治下的流民數量太大,隻要經過當地的黃巾賊稍加煽動,馬上就會掀起新一輪的黃巾之亂。

規模大不大不好說,但攻破城池屠殺當地官吏那是肯定少不了的,到時候別說這個太守做不做的下去了,就連命保不保得住都不好說。

所以想要在這種地方當個一地主官,光是有文治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要有充沛的武功才能坐得下去,所以王珙在來到南陽以前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來治理此處。

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糧草,王珙在前來南陽以前已經在洛陽各地購買了充足的糧草,雖然價格略貴,但滿足一郡之地一年的口糧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且這些糧草嚴格來講基本都是白給了,因為在王珙征討黃巾賊的過程中,收獲了數量不少的戰利品,那些黃巾賊劫掠州郡得來的不少財物,無論是金銀珠寶還是字畫古玩,最終都落入了官軍手中。

而王珙身為皇甫嵩軍中最受到器重的將領,而且多次領軍征戰,不但打敗了波才更是親手抓住了張角,皇甫嵩一向自持清高,當然不屑於和部將爭奪這些戰利品,隻是象征性的取走了一些財物之後,其餘實際上都被王珙曹操袁術這些部將們分了,而王珙自然是拿了大頭的。

平定了這場黃巾之亂以後,光論戰功王珙就是皇甫嵩軍中諸將中的首席,更有多次獨自領軍的機會,那麼戰利品上的繳獲,王珙自然也是當之無愧的最多的。

有了這比幾乎算是飛來橫財的支持,王珙這才算是有了治理好南陽的本錢,否則要是手中沒有錢糧,即便是王珙也沒有辦法兜下來南陽郡這個被黃巾軍洗過一輪的爛攤子啊。

而且在王珙心中,他來到南陽之後應該也還有一筆額外的橫財進賬才對。

南陽郡曆史悠久人口眾多,當地世家望族的勢力根深蒂固,即便是經過了黃巾賊的洗劫也絕對還有冥頑不靈之輩,到時候想要充分治理好此處,不挑一些家族出來殺雞儆猴王珙估計是行不通的。

於是牛輔所率領的官軍和王珙所率領的官軍兩軍合流一處,向南陽郡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