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珙當然不是孫堅這樣的莽夫,實際上王珙就是打著火中取粟的主意,這一次他絕不會讓劉表再有撿漏的機會了,有王睿這麼一個諸事不管的荊州刺史正是一件好事,一旦孫堅從荊州離開,王睿身死形成了權利真空,王珙就會迅速的接管荊州各郡,徹底將荊州吞下,這便是王珙的目的。
而即便因為蝴蝶效應的緣故,孫堅沒有來到荊州平亂或者王睿沒有被孫堅逼死,那也沒有關係,大不了到時候王珙學一學孫堅。
荊州各郡在王睿的治下上至刺史下至郡守,無一不是屍位素餐之輩,無一不是碌碌無能之徒,就連孫堅都可以靠著區區一郡的兵力橫掃整個荊州,王珙相信靠他的南陽郡準備數年,靠武力拿下個荊州不成任何問題。
因而在王珙對荊州動手之前,至少他務必要保證王睿此人能穩穩當當的坐在荊州刺史的位置上,確保整個荊州的環境依然是現在這樣一盤散沙,這樣的局勢才是對王珙有利的,所以蒯氏兄弟一來,王珙得知其二人來意後,便立即將二人留在太守府上,待到這些世家之人紛紛散去之後,這才接見蒯氏兄弟二人。
蒯氏兄弟中的一人,看著年紀稍大一些,王珙估計應該是蒯良的男子遞上來一封書信說道:“正有刺史大人手書一封,還請王太守過目。”
王珙接過王睿寫給他的書信看了看,這封書信確實很有洛陽朝廷的感覺,總而言之通篇都是官麵上的廢話,主要無非就是表達了一下王睿對王珙升任南陽太守的賀喜,直到書信的末尾才稍微提了一下有要事要和王珙相商。
既然沒有寫在書裏,看來對於這位刺史大人來說估計是件麻煩事,他自己都不清楚能不能搞的定,這才沒有在書信中明言,而是用了這種春秋筆法。
“刺史大人書信本官已閱,就是不知這信中所言要事到底為何事,不知二位可否為我解答?”
蒯良向王珙拱手道:“回稟王太守,不知太守可知張虎,陳生此二賊?”
王珙想了想,說實話他南陽郡裏各地的匪徒和流寇幾乎是多如牛毛了,一個一個的要是把那些首領的名字記下來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更別提王睿所問的八成還不是他王珙治下的賊寇,那王珙就更管不了了,搖頭道:“這倒未曾聽聞。”
“此二賊原本在江夏作亂,後聽聞黃巾賊大軍至南陽後便自江夏往北準備進入南陽從賊,後來王太守於南陽郡擊潰黃巾賊大軍,當場擊殺賊酋波才,以至於賊軍四散而逃化為烏有,此二人投賊失敗,便領其賊寇就地劫掠起來。”
“後又因其地處南陽交界處,二賊便收留了不少太守大人所擊潰的黃進賊軍,已形成數千人之眾的規模,於月前攻下了襄陽縣正盤踞於縣中,阻斷了南陽與南郡之間的交通。”
而王珙當然不是孫堅這樣的莽夫,實際上王珙就是打著火中取粟的主意,這一次他絕不會讓劉表再有撿漏的機會了,有王睿這麼一個諸事不管的荊州刺史正是一件好事,一旦孫堅從荊州離開,王睿身死形成了權利真空,王珙就會迅速的接管荊州各郡,徹底將荊州吞下,這便是王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