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這便回書信一封予刺史大人,近日之內便會有刺史大人的書信來到南陽,王太守便可依刺史大人之命招募郡兵了。”
“下官遵命。”
“既然兵馬的事情已經得到解決,王太守覺得何時可以出兵襄陽?”
蒯良非常清楚,剿滅襄陽賊軍的事情主要還是要看王珙的,包括王睿這位荊州刺史在內,其他荊州諸郡郡守八成都是出工不出力的貨色,事情要辦成,主要得還看王珙這邊打算怎麼幹,打算出多少力。
“眼下正是冬季,不宜動兵,南陽今年已經耽擱了大半年了,明年開春之後本官尚要組織百姓耕種,亦不可輕動刀兵,待到春耕結束之後,本官隨時可以提兵前往襄陽剿賊。”
得到了王珙肯定的答複,蒯良知道說到這裏也差不多了,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如果連王珙這邊都說服不了的話,那蒯良還真不覺得自己能夠說服得了其他荊州諸郡太守出兵,但是隻要有王珙肯開這個頭,隻要王珙能夠首先同意提兵響應王睿,那麼其他太守多多少少也都會派點人手來意思意思。
這樣一來隻要襄陽之戰能夠得勝,好歹也能重振一下刺史大人的聲威,至少也能夠讓各郡太守知道刺史大人有能力平定不臣,這樣至少也能夠讓荊州的局勢稍微穩定一些。
而且蒯良深知要破襄陽賊軍全要看王珙這一路南陽郡兵,隻要王珙能夠打得贏襄陽賊軍那麼其他太守的兵馬來不來其實影響都不大,要是連王珙這位北軍出身,打贏過波才生擒張角的名將都打不贏襄陽賊軍的話,那其他人更加沒戲了。
到時候也隻能坐視賊軍霸占縣城了,要是賊軍不把事情鬧大或許荊州本地官場上上下下還能遮掩一下,要是襄陽賊軍占了襄陽還不滿足,還想要像黃巾賊那樣四處流竄作亂,那說不得他們也隻有請出來北軍官軍剿賊了。
蒯良希望事情最好不要鬧到這一地步,堂堂一州之地的官府,要是連一小群賊軍都應付不了的話,那會顯得他們荊州官場上上下下都十分無能。
“既然王太守已經定了日子了,那在下也不多言了,這邊回稟刺史大人,還請王太守明年入夏之後務必提兵前來襄陽助戰。”
“請刺史大人盡管放心,襄陽本就是我南陽郡南部門戶,距離南陽也就一江之隔,我絕不會坐視這等賊寇霸占襄陽不管,待我郡兵重建完成之後,必定盡起大軍前去襄陽助戰。”
王珙反反複複的保證之後,終於送走了蒯良蒯越兩兄弟,直到這時,一直站在王珙身後默默觀察的賈詡這才開口說道:“太守大人倒是好運氣,正巧為難之時有人送上來借口,如此一來有刺史大人的募兵令的話,太守大人就算幹得有些過激了點,也無傷大雅,便是南陽士族憤恨不已,他們恨的也隻會是下令募兵的刺史大人,而不是真正執行募兵令的太守大人。”
“既然如此,那我這便回書信一封予刺史大人,近日之內便會有刺史大人的書信來到南陽,王太守便可依刺史大人之命招募郡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