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計劃的變化(1 / 2)

“你的意思是說,叛軍自從起事之後,就一次未曾攻打過臨湘城?”

“是的大人,之前刺史大人也曾經駐兵於臨湘,後來兵敗離開之後,那些叛軍也未曾攻打過臨湘。”

這周朝倒是有點腦子。

這是孫堅的第一反應,若是換成一般人起兵叛亂之後,第一反應便是要先攻占城池,取得城中的武備糧草之後作為據點,隨後再攻伐郡中其餘要地,最終完成對整個郡的控製。

實際上包括現在仍然在涼州作亂的韓遂等人在內,之所以他們如此難以剿滅,作為親自參加過這場戰爭的孫堅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韓遂這家夥本來就是邊鎮軍官,實際上他是自己帶著整個朝廷邊鎮的兵馬叛亂了,甚至叛軍之中還有原本應該算是敵對勢力的羌人參與,更控製住了邊鎮的城池和堡壘和一部分長城段,這才使得這些人如此難以剿滅,朝廷三番五次派出兵馬都是敗兵而回。

韓遂本身就是邊軍軍官,手上又掌握兵馬,叛亂之後利用手中的兵馬迅速控製住了城池和武備,其所率領的叛軍戰力甚至不遜色於北軍,如此才能反複擊退朝廷的平叛大軍。

但是周朝此人說到底不過是一個黃巾亂黨似的角色,他也就是妖言惑眾了一群人為他賣命,更得僥幸擊敗了第一次前來平叛的荊州刺史王睿,這才給了他一段安穩發展的時間,以至於兵力發展到萬餘人之眾。

但這些人不過是和黃巾軍差不多水準,甚至還不如黃巾軍的一群流民而已,跟涼州的叛軍相聚甚遠,孫堅對這些叛軍的戰力沒有絲毫畏懼,倒不如說如果這些叛軍膽敢彙聚起來攻打城池的話,那反倒是順了孫堅的意,他保證這些叛軍絕對會在臨湘城下流盡每一滴血。

但若是叛軍不主動聚集起來攻打城池的話,那事情就又有些不一樣了,那這些叛軍的打法就會很接近當年那些黃巾亂黨了,孫堅可是對當年的平黃巾之戰印象非常深刻的。

盡管看起來好像十分順利,可實際上還是官軍在皇甫嵩的指揮下四處追著賊軍的屁股在打,真正花在戰鬥上的時間反倒是不多,甚至連對峙的狀況也並不十分常見,戰鬥多是發生在追與逃之中。

麵對這些像是黃巾軍一樣的叛軍,孫堅感到事情的發展估計也會十分類似,一旦未能將它們消滅在長沙的話,那就會發生他和王珙最不樂意看見的事情,區星會直接帶著叛軍逃出長沙郡四處作亂,就算他們最終還能追殺區星將其剿滅,終究也少不得落下一個平叛不利之責。

因此孫堅意識到必須要找個機會和區星好好的打上一場,絕不能就這樣傻乎乎的待在城裏坐等王珙包圍上來,反倒要主動出擊,吸引區星來攻才行。

“你的意思是說,叛軍自從起事之後,就一次未曾攻打過臨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