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就是個負責打仗的莽夫,這種參謀的事情牛輔覺得實在是沒有必要叫上自己的,奈何以他身居高位的地位,好像也沒有辦法避免董卓的這種問詢。
這種時候牛輔心道:還好小爺我夠機智,出門之前就已經跟文和說過今天這事了,快想想看他當時是說該怎麼應付的來著?
“牛大人,不管之後相國大人問您什麼話,您隻要跟著呂布的辦法走就是了,隻要是那呂布會做的事情就肯定不會有錯。”
當時的牛輔就疑惑道:“何以我還非得跟著呂布學習不可?
“大人,呂奉先眼下乃是相國大人十分信賴之人,隻要你們的想法一致,那麼不管這個想法是對還是錯,相國大人都會樂於見到你們兩團結一致的,至少現在是這個樣子,否則的話若是相國大人存心靠校二位一二,牛大人又如何能夠取勝呢?”
雖然賈詡這麼說多少有點貶低牛輔的意思,但是牛輔反倒是並不介意,而是認真思索了一番賈詡的建議之後感覺他說得也有點道理。
牛輔也知道玩這種心機他是不在行的,姑且隻要不犯錯就好了,反正他其實原本也沒有太強的爭權奪利的意思,雖然和呂布有些不和,但也隻是董卓容忍的範圍內競爭而已,還不至於講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故意坑呂布一把,而且他也沒那麼大本事,所以覺得姑且跟著別人做的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於是牛輔朗聲道:“回稟泰山大人,小婿以為那王珙入城時間不久,眼下防衛定是尚未萬全,若是其人在談判之時當真提出什麼相國大人不可接受的條件的話,那麼相國大人完全可以當場反戈一擊,以我軍之實力定也能打得那王珙滿地找牙。”
牛輔並沒有如以往那樣繼續吹捧王珙,反倒是明褒實貶了一番,大有要親自出參戰兵幫董卓幹掉王珙的一。
牛輔這態度突然的轉變,不但連李儒吃了一驚,包括董卓都感覺有些意外,也不懂牛輔這一貫以來的兩麵派怎麼一下子就懂得開竅了,居然還這麼光明正大的提出自己的意見,按照牛輔之前的做法,就算他真的有什麼想法,大概率也是藏在心裏根本不會說出口來的。
不過現在牛輔的態度突然轉變,讓本來更加傾向於和王珙談判的李儒頗有些措手不及。
本來說好了的這場仗不打,靠談判來解決,怎麼一下子一個個都變得英勇無比了,就連牛輔這個明明害怕王珙害怕得要死的人呢居然都敢去很找那王珙麻煩了?
於是李儒對牛輔說道:“牛將軍如此有信心果然是我軍之幸事,據我說知我涼州軍中對那些南陽郡和那王珙最了解的就是牛將軍了,要不之後您帶著人去隨便去函穀關打上一場,哪怕隻是在函穀關外射空你們的箭袋也行,這樣一樣能對函穀關裏造成威懾,從而讓我等能夠取得更好的談判條件。”
而且他就是個負責打仗的莽夫,這種參謀的事情牛輔覺得實在是沒有必要叫上自己的,奈何以他身居高位的地位,好像也沒有辦法避免董卓的這種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