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毫不懷疑這個時候董卓包括他的智囊李儒在內其實都已經被王珙一番話給繞進去了,他們太過於在乎當前的局勢,太過於在乎所謂的關東聯軍了,當然歸根結底是他們太在乎手上這點賭注了,不敢隨便下注,所以才給了王珙以可乘之機。
而賈詡,雖然現在是在董卓陣營之中,但是他一直把自己當作是局外人,反倒是能對局勢有一個更加全麵和客觀的看法,才能夠看得清王珙這番提議之中隱含的東西。
而且賈詡甚至可以在所有人之前作出判斷,那就是董卓其實是一定會答應王珙的這個條件的,因為他沒有選擇,他不敢下注。
不敢下注的人,看似永遠不會輸,但其實也永遠不會贏。
但是在董卓他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之下,無異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哪怕隻是不贏,也等同於輸了啊。
賈詡心中暗自搖了搖頭,董卓此人有些眼光,也有些運氣,但到底是缺了些氣量,一到真正的關鍵時刻,這種畏首畏尾的特性就出現了,終究還是難成大事之人,有謀而無斷罷了。
思慮了好一會之後,董卓終於是做出了一個完全不出乎賈詡預料的決定:“好!本相可以給你傳國玉璽!不過得要在我們通過函穀關之後,等我們過關之後,再給你傳國玉璽。”
董卓本來以為這是一個王珙不太可能接受的條件,畢竟誰也說不準自己會不會守信譽啊,萬一自己過關了之後就撕毀交易直接走人然後留著呂布防守函穀關的話,他王珙也沒處找自己去。
所以董卓本來想先提出來一個王珙不太可能接受的條件,然後再還價看看能不能談出點別的結果,但是王珙的回答卻大大的出乎了董卓的預料:“好,既然相國大人已經允諾了,那下官自然是相信的。隻需相國大人兵馬暫且撤出二十裏地,我這便退出函穀關,並且趕往洛陽為相國大人攔下袁本初等人。”
董卓當即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王珙,他心裏隻覺得不可思議,心想著這王珙莫不是白癡不成?還是他當真就這麼天真?他不會真的覺得自己會守信的將傳國玉璽交給他吧,倒不如說連董卓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居然是這麼誠實守信的人。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是這麼離譜的條件之下,這王珙居然仍然願意答應這個條件,這真是讓董卓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了。
但董卓也沒有驚訝太久,很快的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不管怎麼說隻要能通過函穀關的話,那這個難關就算是過去了,之後的事情可以之後再考慮。
於是兩人便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董卓將先帶兵從函穀關撤離,然後王珙再帶著他的人從函穀關離開,之後等董卓通過函穀關之後,他會再讓人將傳國玉璽送還到王珙手上。
賈詡毫不懷疑這個時候董卓包括他的智囊李儒在內其實都已經被王珙一番話給繞進去了,他們太過於在乎當前的局勢,太過於在乎所謂的關東聯軍了,當然歸根結底是他們太在乎手上這點賭注了,不敢隨便下注,所以才給了王珙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