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理由是不是真的合理,那就不重要了,有個說法就行,隻要一離了函穀關,王珙和他的南陽軍就算是可以自由活動了,即便是和董卓一戰的話,無論戰事如何都有能夠順利退去的把握,而不至於像是防守函穀關一樣被困死在關城上。
不過王珙這種狡猾的,或者說本身就毫無誠意的做法,對於荀彧這樣傳統的士人來講是不太好理解的。
不過他至少明白王珙這麼做不是毫無目的的,至少他看起來不像是真的因為害怕董卓所以逃了。
“那按照大人的意思是,今日的談判不過是掩人耳目咯?大人尚且另有他策。”
王珙愉快的笑了笑:“這是當然”
“我們是必須要與董卓一戰的,但是這一仗要打,就必須要取得主動權。不能是我們防守函穀關,然後董卓進攻這種形式。而必須要從這種形式中逃脫出來,讓董卓防守,而我等進攻,如此我等才能夠在這場戰鬥之中占據主動。”
“那麼大人的意思便是要反客為主,以函穀關為餌,待董卓入關之後再伺機而攻之了咯?”
荀彧當然並不愚鈍,王珙稍一點撥他就明白過來王珙真正的打算了,
“總體來說是這樣沒錯,但我們並不會直接攻擊函穀關。”
王珙和荀彧此時正在返回函穀關的路上,王珙抬起手指了指函穀關說道:“住了這麼幾日文若想來也知道,這函穀關雖然是關中要隘,也堪稱是一大雄關,但話雖如此裏麵其實容不下太多人,光是我們這三萬人駐紮進去都捉襟見肘了。”
隨後王珙笑道:“更別提董卓麾下兵馬,那可是至少兩倍,甚至可能三倍於我們,他們那麼多兵馬,豈能全部進得了函穀關?況且董卓此次遷都雖然緊急,但後續跟著的軍眷或者運送輜重的民夫百姓也不可能太少,十幾萬人總歸是要有的。這函穀關也沒多大,這麼多人要過關,隊列不知道要拉多長,時間不知道要花多久。”
“因此董卓若要過函穀關,則分兵勢不可免,便是他先頭部隊過了函穀關,後續也勢必還要有大量的兵馬留守在這邊以備不測,這不就是一個我們動手的完美的機會麼?”
荀彧點了點頭,王珙的這個判斷也不能說有什麼問題,不過董卓那邊也並不是什麼愚笨之徒,他既然會留人在函穀關這邊,也是為了以防不測的,他也不至於講真的王珙讓出函穀關之後就真的對王珙這三萬人的南陽軍毫不設防了,恐怕哪怕隻是董卓留下來的部分涼州軍也不會很好對付吧。
對荀彧所表示出來的擔憂,王珙卻搖了搖頭,荀彧畢竟隻是個文官,雖然對於局勢上隻要稍加點撥就能夠立刻看清迷霧洞察真相,但真要談到實際打仗的問題上,就是典型的書生想法了。
“戰鬥可不是非得到有了必勝的把握才能出手的,甚至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必勝的把握。要知道哪怕是領兵十萬以眾淩寡,也有可能敗在千百人手上。”
當然這個理由是不是真的合理,那就不重要了,有個說法就行,隻要一離了函穀關,王珙和他的南陽軍就算是可以自由活動了,即便是和董卓一戰的話,無論戰事如何都有能夠順利退去的把握,而不至於像是防守函穀關一樣被困死在關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