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他也是有著三萬人訓練有素的南陽軍在身邊的,沒有那麼容易殺。
當然董卓也沒有要打擊呂布的意思,反倒是鼓勵他道:“奉先言之有理,若是那王珙竟敗於我麒麟兒之手,那便證明此人實力也不過如此而已,根本不堪一用,玉璽便勞煩奉先再從他手上取回也是無妨。”
董卓話是這麼說的,但是他打心底裏不覺的呂布真的能實現他的放言,所以董卓還是按照計劃給了他一個副將,以免他關鍵時刻掉鏈子,畢竟眼下董卓軍中,對南陽軍和王珙最了解的終究還是要看他的女婿牛輔。
“不過雖然奉先勇武可靠,但王珙此賊狡猾至極,仍不可小覷之,今我令牛輔為副將於你同行,奉先遇事可多依靠於他,畢竟奉先你並無與那王珙交手的經驗,而牛輔曾在王珙軍中任職數年,對其用兵之法有所了解,不至於使你出什麼大的紕漏。”
呂布對董卓的意見很不以為然,牛輔那家夥他又不是不熟,有什麼本事他能不知道?
毫不誇張的說呂布覺得給牛輔一軍,給他一軍,無論任何情況下呂布都有打得贏牛輔的把握,哪裏用得著去參詳他的意見?
隻不過這種話也就是在心裏放著了,既然義父讓牛輔跟著,那讓牛輔跟著也不打緊,反正自己是主將,牛輔是副將,仗該怎麼打還是要看自己,呂布可不會讓那牛輔插手自己打仗的。
“孩兒記下了,請義父大人放心,孩兒此行便是不能講那王珙的首級取來,也定給他一個印象深刻的教訓,使其絕不敢再犯長安。”
董卓點了點頭,很是滿意呂布的表態,隨後又喚來了牛輔,對其叮囑一二後便令這二人領軍而去,攜傳國玉璽去和那王珙會和了。
隻不過比起來呂布的自信滿滿,牛輔倒是憂心忡忡了許多,一路上走得都不太心安,而且這一次因為董卓的命令下的匆忙,也是董卓和呂布擔心王珙溜得太遠以至於找不著人的緣故,所以沒有給牛輔太多時間準備,兩人直接領軍就出發了,牛輔都沒有機會帶上賈詡同行。
不過本來這種需要急行軍的戰鬥也是不會帶上賈詡這種文官的,牛輔想要帶上自己的智囊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實現。
兩人從函穀關出發一路向著武關方向而去,按照董卓李儒的推斷,王珙如果從函穀關離開的話,大概率是選擇了直接從武關返回南陽的路線,如果呂布牛輔兩人率軍迅速前往的話,還是很有機會半路撞見他們的。
王珙並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呂布已經率領五萬大軍向他疾馳而來,自函穀關離開以來,他一路西退來到了華陰,王珙比呂布早了一日出發,一路上急趕慢趕的也沒時間放出斥候前去偵查,直到了華陰才有時間停下來緩口氣看看情況。
按照王珙的判斷,他接下來的行動就要依照董卓的反應來做出應對了,董卓有可能會直接追殺上來,也有可能就這樣放著不管準備過函穀關直接往長安了,不管董卓怎麼做,王珙都有辦法應對。
好歹他也是有著三萬人訓練有素的南陽軍在身邊的,沒有那麼容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