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另立新君(1 / 2)

“本初的意思是?”

袁術很清楚袁紹對入洛陽以後的事情是有一個計劃的,隻不過他一直沒有講這個計劃說出口,但袁術感覺得出來,能讓袁紹如此諱莫如深的想法,恐怕不會那麼簡單。

而時至今日,袁紹也覺得沒有再繼續隱藏下去的必要了,便索性對袁術直言道:“眼下董卓已將天子劫往長安。雖然朝中重臣大都留在了洛陽,但光有朝臣,沒有天子,如此洛陽便是拿在了手中又有何益?”

袁術頓時露出了沛然一振,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原本在關東聯軍之中他也一直隻是聽著袁紹的命令行事罷了,不過眼下既然袁紹有這等想法的話,那就讓袁術感覺有幹勁得多了。

“本初此法正好啊!以先帝之意天子本該由弘農王繼承,現如今弘農王既為董卓所害,陳留王為董卓立,本便是名不正言不順,由其繼承大統本便是於理不合之事,本初若是能夠另立新君,正好可以借此收天下之心。”

袁紹點了點頭,他不否認袁術的這種猜測,隨後叮囑道:“此事幹係極大,在準備充分之前,公路萬萬不可將其宣揚出去。”

“盡可放心,這點事我還是懂的。不過既然是要另立新君的話,本初以為該立何人。”

“幽州牧劉虞,公路可曾聽聞?”

“倒是有聽說一二,我們聯軍之中的幽州軍公孫瓚,便是那劉虞派來的。不過以我觀之那公孫瓚在幽州恐怕與劉虞也並不和睦,言語之間多有輕視劉虞的意思,劉虞雖身為州牧,卻不能製麾下之兵馬,說不準哪一天便要為其所害。”

就連袁術都能看得明白的事情,而劉虞卻不能意識得到公孫瓚的危險,或許不得不令人感歎他就算死在公孫瓚手上也隻能說是死的不冤枉了。

不過對於袁紹來講這樣才剛好,倒不如說他正是看中了劉虞的這種品質。

“正是如此。不過劉虞在幽州之地素有威望,也曾在洛陽曆任宗正,在宗室之中也就隻有劉焉威望可以與其相媲美。”

“不過劉焉自從入益州任益州牧之後便不過問天下事,便是聯軍討董也沒有派出一隻兵馬助戰的意思,此等人物不足為慮,眼下的宗室之中尚可一用之人,也就隻剩下劉虞了。”

對袁紹來講,劉虞這樣沒有什麼根基的人用起來才舒服,或者說比較好掌控。

畢竟對比起劉虞來,益州的劉焉他的勢力就過於龐大了一點,真要是立為新君的話袁紹可是拿捏不了他的,但是如果是像劉虞這種本身沒什麼勢力的人,就算扶上帝位也少不了自己這些臣子的協助,這樣的君主才是袁紹心目中理想的君主。

袁術領會到袁紹的意思之後,便由袁紹親自修書一封由袁術帶著前去聯絡袁隗去了,信中雖然沒有明說袁紹的意思,不過暗中也有提示出一二袁紹的想法。

雖說袁紹尚且不知道袁隗的態度為何,不過他覺得自己的叔父應該不會拒絕自己的提議。

“本初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