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被阻攔在函穀關外幾個月,沒有人覺得還能堅持得下去繼續攻打長安,這也是之前聯軍中大多數人包括袁紹自己的看法,除了曹操孫堅公孫瓚這樣的主戰派主張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打到底以外,很多其他人都已經有了抽身而退的想法。
但是既然王珙來了,那事情又變得不太一樣了。
按照王珙的說法,他們幾乎能夠輕輕鬆鬆的通過函穀關,甚至可以讓王珙頂在前麵開路,而他們隻要跟在後方坐收漁翁之利即可,這等怎麼看都穩賺不賠的買賣,很多人還是有興趣摻和一下的。
袁紹也是非常理解這些人的心態,自然他也明白了隨著王珙計劃的提出,很多人的態度已經開始逐漸傾向於王珙了。
和王珙不同的是,袁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是不可能像是王珙那樣主張光靠他自己就能打下來函穀關的。
別說光靠他自己了,哪怕十萬聯軍齊上陣,袁紹也不覺得短時間內能打得下來函穀關,他這種態度,雖然沒有明說,但其實所有人都感覺得出來的。
隻不過礙於局勢不好有人提出撤軍而已,但局勢如果長時間的僵持下去的話,肯定還是會有人提議撤軍的。
但如果是現在這種看起來利好的局麵之下,撤軍之事自然就無從談起了,本就沒什麼把握繼續進攻的袁紹,自然開始逐漸被聯軍所拋棄。
臉色都有點黑的袁紹深吸了一口氣,隨後沉聲道:“討董之事乃是需要聯軍各路諸侯齊心協力方可成行的大事,可不是王珙你一個人自行其是就可以解決得了的事情。”
王珙笑了笑,攤手說道:“怎麼會呢?”
“任憑我南陽軍將士再怎麼奮勇善戰,光靠我們也是不可能打的下來長安城的。”
“我隻不過是認為像是函穀關這等地方,根本沒必要在這裏浪費時間而已,隻需略花上幾日時間將其攻破之後,聯軍直接集結於長安城下攻城即可。”
“行軍之事可開不得玩笑,王珙你當真以為函穀關是靠你能打的下來的?”
“袁校尉何出此言呢?我當然是認真的,便是立下軍令狀也未嚐不可。”
王珙在函穀關待了小半個月可不光是看著天等董卓來,函穀關裏裏外外的地形都已經被他抹了個幹淨,如何攻關也已經早有腹案,而且現在董卓並不知道聯軍馬上就要攻打函穀關的消息。
隻要從洛陽迅速向函穀關進攻,完全可以在關上守軍反應過來以前借黃河岸邊越過函穀關攻其背後大營,或許函穀關本身打不下來,但是絕對足以對函穀裏外的守軍造成重創,剩下的基本隻要發起幾次總共,就函穀關裏邊那點大小,撐不了多久的。
袁紹算是看出來了,這王珙似乎當真是有著十足的把握打下來函穀關,便是立軍令狀都在所不惜。
如果再被阻攔在函穀關外幾個月,沒有人覺得還能堅持得下去繼續攻打長安,這也是之前聯軍中大多數人包括袁紹自己的看法,除了曹操孫堅公孫瓚這樣的主戰派主張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打到底以外,很多其他人都已經有了抽身而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