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千裏洞庭,其實這個世界的洞庭何止千裏,趙玄心站在船頭負手而立,看著天藍水碧,時而有湖上泛舟,時而有成群的仙鶴飛過,與北方的苦寒相比,此處當真是人間天堂。
取來魚竿,趙玄心也坐下垂釣,進入了潭州,距離長沙古城也不遠了,隻需跨過這數千裏的洞庭湖,再向南行七八百裏便是長沙古城的地界了。
這艘船是兩天前在北側的渡口買下的,是個不算大的遊船,隻有一層。
雇了兩個船家,讓他們掌舵劃船,趙玄心是隻管喝酒釣魚,品嚐著洞庭之中的鮮味。
小舟行進之間,天也悠然,水也悠然,趙玄心忽然心血來潮,對柳如煙道:“夫人,何不操琴?”
柳如煙抿嘴一笑,自船艙內取出了一把古琴,這古琴長約四尺,寬約一尺五寸,上有文武七玄,通體紅色與玄色相接,背後有玄鳥圖案。
趙玄心看了那琴,笑道:“這仿製的綠綺琴倒也頗有幾分神韻。”
柳如煙含笑將古琴放在船頭的方桌之上,雙膝跪下,調整了姿態,雙手輕輕撫上,略一沉吟,食指輕撥,一聲悠揚的古音傳出,那正是高山為四,流水為八的高山流水曲。
這高山流水相傳乃春秋戰國時俞伯牙所做,傳說他當日在河水之上泛舟,興趣而來則演奏古琴,誰知行至一處,琴弦斷,俞伯牙大驚,忙命人四處尋找,結果找到當時還是漁夫的鍾子期。
二人相見恨晚,俞伯牙引為知己,遂做高山流水曲。
而這綠綺琴相傳是大漢王朝最有名的名士司馬相如所製,這司馬相如有長歌賦一曲,傳唱數千年,他死後,綠綺琴也不知去向,隻有一張古琴的製作圖被流傳了下來。
前幾日進入潭州前,趙玄心與柳如煙在一個古鎮之上看到了一位老者製琴,老者言三年選木,三年定弦,再三年才可琴成,此為九年成琴之術也。趙玄心一眼就看上了這仿製的綠綺琴,便花了一百兩黃金將此琴買下送與柳如煙。
柳如煙出身名門,書香門第,自幼接觸的便是琴棋書畫,女工秀紅也是不差。柳如煙當下愛極了這琴,也將它喚作綠綺。
今日天藍水碧,柳如煙操琴之聲正應了這美景連天之色,做那高山流水。
趙玄心斜靠在船舷上,將腿伸直,一手敲擊著方桌,一手提著紫金酒葫蘆,半眯著眼,嘴裏哼著小曲,如果你仔細去聽,那竟然是後世流傳的笑傲江湖曲。
太陽已經偏西,金黃色的餘暉灑滿了湖麵,時而有魚自水中越出,在金色的餘暉下也被染得金黃。很多漁船已經開始紛紛向岸邊行去,他們該回家了。
悠揚的琴聲緩緩道來,忽然,不遠處傳來了笛聲,趙玄心睜開了眼,這笛聲初聽比較平淡,可再聽,卻似有海潮奔湧,碧海升明月!
趙玄心向笛聲傳來的方向望去,那是一條巨大的雙層畫舫,一個身穿著青色文士服的俊美青年正自吹著一支長笛。趙玄心目力驚人,一眼就看出這笛子不同尋常,非金非木,乃是白玉顏色的骨頭製成!
而這俊美青年身材修長,由於身上的文士服有些寬大,顯得飄逸而陰柔!對,就是這種感覺,眉宇之間多了三分女子的嫵媚。
“女扮男裝?”趙玄心暗自笑道。
雙層畫舫不斷地靠近,柳如煙在低聲的伴奏下,琴聲愈發的動聽,一時間畫舫之上出來了許多女子,都是花枝招展,紛紛站在船舷上聆聽、觀看,還在小聲的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