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十月的話,張氏和楊豎都十分欣慰,雖然並不太把十月的話當真,畢竟十月隻是一個九歲小姑娘,他們隻當是孩童間的戲言。
可是看到他們姐弟關係融洽,當爹娘的也是樂意見到的。隻是不知道,女兒的話居然很快就兌現了。
“小信聽話,娘陪你一塊在家,讓哥哥姐姐陪爹去。”張氏安慰兒子,她在家看家,就不去了。
本來隻要楊豎和學禮學義去就足夠了,十月也不應該帶去,可是架不住小月央請,別人家是重男輕女,特別像婆婆王氏那般明顯的多,可夫妻倆卻因為兒子多,就隻有十月這一個女兒,反而偏寵女兒。
同樣的要求,他們同意了十月,卻沒讓小信去,當然也是因為十月最近表現的穩重很多,而且還比小信大三歲。
十月說她比哥哥們機靈,有她去肯定會多賣。要不然像爹這麼嘴笨老實的人,怕是賣不掉小魚的。
於是,商量完畢,一家人就第二天一大早,早早起床,吃了飯就用麻袋裝上小魚幹,帶上裝滿蝦醬的土陶罐,往城裏趕去。
是步行哦,鄉下的交通極度不發達,基本沒有馬,牛車也少之又少。
而且他們家去四個人,還帶了東西,要是坐牛車要花好幾個銅子的,家裏現在條件不好,舍不得。
於是大哥學禮抱著最重的土罐,二哥背著麻袋,楊豎則對十月說,“來小月,走累了到爹背上去,爹背你走。”
楊豎果然心疼女兒,怕十月走路多了腳疼腿酸,蹲下去要背她。
十月心裏十分感動,可是她當然不可能讓楊豎背她,她都這麼大個人了,怎麼好意思。
“謝謝爹,我現在長大了,不用背,自己能走。”她拍拍胸脯說。讓她這麼在一個人,趴到楊豎背上多難為情。
“別嘴硬,哪裏大,爹以前都是把你和小信扛肩膀上坐高高的。”楊豎想想那樣背兒子女兒,好像也沒多久。
“爹,我不要!我就要自己走!你幫大哥二哥替換著拿東西要緊,可不能欺負哥哥們哦!”十月說,雖然名義上她叫哥哥,可是大哥楊學禮才不過十三的樣子,在十月眼裏也不過是半大孩子。
不過,古代人早熟啊,瞧瞧學禮和學義兩個,背著東西走路的樣子,就和成年人差不多了。
這換現代,還都在背小書包上學,都不到一起看流星雨的年紀。
“哦,那好吧,等你累了可要叫爹背你!別勉強。”楊豎叫十月轉移了注意力,可還不忘提醒十月。真是個合格的好爹。
不過,進城的路還真是長啊,一直走了快兩小時才算看到城門樓子。
這裏是桐城了,少了鄉下那種安寧。多了城市的熱鬧人氣。
找到了專門易貨的地方,有專賣魚肉的地方,父女們找了一個空位,把袋子打開擺在地上,蝦醬壇子也打開。
除了十月,楊豎父子三人都十忐忑,緊張的搓手,很放不開。
他們很少趕集,至於擺攤賣東西,則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