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知道他不對,可是你也不能不太頂撞……”張氏承認孫氏有點不講理,可她看事情重點在自家孩子身上,在她看來,孫氏是妯娌她管不了,不管也可以。可十月和小信是自己孩子,品性要教導好。
她教孩子好品行是應該,可遇事隻強調品行是不對的,她也應該看事情原委,讓孩子更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味退讓!
“娘,你明知道他不對,還要這麼說我和弟弟,你這是在錯上加錯,知道嗎!”十月有些嚴肅地指出。道理必須跟娘講明白,所以她語氣也有些重。
所以原本是張氏教育孩子,反過來變成十月教育張氏……
“這……”對於女兒的話,張氏竟然無言以對。
“他不講理,我們還要好聲好氣的跟他說?他隻會更加得寸進尺。而且你要小弟躲著小誌,難不成是教育弟弟每遇到困難,都要躲起來?那弟弟隻會變得越來越弱小,更被人欺負。
”你總不想讓他學的懦弱,總被人欺負?永遠都遇事就逃避吧?!”十月也給張氏講道理。
十月說的也對,讓張氏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偏心孫氏,對孩子有些刻薄……
可她想管教嚴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她迷茫了,她到底是做的對,還是錯???
“娘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娘其實是想你們好的……”
“嗯,娘你是為我們好,可凡事得看人!對好人要善良仁義,可對惡人要厲害硬氣點!這事咱們又沒錯,到哪都有理。”十月緩和了語氣,好吧,她娘老好人一個,都這麼多年了,想一下讓她明白改正,也是不容易的。
有時候你和她說明白是一回事,遇事她改不改的過來,又是另一回事,給她時間慢慢改吧!
“娘,以後我三嬸和大伯母對你要求事,你得區分,應該的你同意,不應該又過分的,直接拒絕別猶豫!”十月提醒道,“像今天,像之前大伯母要咱家的碗,還有我奶奶,孝順她也不能沒底線。知道不?
你知道我為啥要提分家?就是因為你和爹太實在,她們老欺負你們,看看沒分家前你倆多幹多少活,連累我和哥哥們都多幹好多!是我解救了你和爹,還不的感謝我!?”
“……娘沒被欺負,你伯母她們也不算太過分……”張氏不覺得被欺負,至於多幹活?自她嫁進楊家門裏,可能一開始就幹習慣了,所以沒覺得不妥……
這就叫奴性……癡呆麻木還不承認!
大伯母慣會做表麵功夫,三嬸小氣又計較,一個偽君子,一個真小人,奶奶王氏隻管地裏出糧,碗裏有飯,才不管誰做多誰做少,不分家得被吃死死的!
“娘不說別的,你就說咱們分家前過的好,還是分家後咱自家過的好?”十月反問。
娘要敢還糊塗說不明白,她就問現在吃的好不好?過的自在不自在?!
如果他娘不是他娘,而是小信,這麼糊塗她真想,用手敲敲她的腦袋,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麼?!
不敢想像古代人腦袋有多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