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你算算我們一天賺一兩多銀子,我們一個月能賺多少銀子呢?”楊樹問妻子。
張氏說:“還用說呀,一個月就是三十多兩銀子呀!”
這個好算!
“那我們一年能賺多少銀子呢?“
“一年呀?一個月三十多兩……一年十二月是……三百多兩!”張氏掐掐手指算出。
算出來她還沒啥反應,等了一會兒,張氏突然反應過來,驚訝地說。“咋這麼多錢!?300多兩!那這麼說給二百兩果然不算多。還是小月有主見。”
賣掉不劃算啊,他們家這賣,就算累點兒,卻不到一年就能賺出來。
“那咱方子可千萬不能賣!”張氏強調。
“那時當然了!這麼賺錢的買賣怎麼能輕易轉讓給人。”楊樹認同的說,當初老板說要買的時候。他還是十分心動,特別想要賣掉。
“可是做法其實也不是太難,他們春風樓,難道不會想出來嗎?到時候我們是不是就沒得賣啦。”張氏突然又有些擔心。
“那我們可以多做一點兒,趁他們沒想到方法之前,多賣一點兒,多賺一點錢。”大哥楊學禮說。
“可是做的多了,春風樓能收得了那麼多嗎?”張氏問,他們辛苦一點到沒什麼,可是做的多了,春風樓會不會賣不了。
“這道不會,我今天去的時候,掌櫃的還跟我說,讓我盡量多送一些去呢。說我們家的風味魚和蝦醬太受歡迎。他們店裏供不應求。”楊樹說。
聽小林老板說,春風樓在外麵開了很多店。就算自家做很多,也不夠他們賣的。
風味魚和蝦醬這麼受歡迎,全都要用馬車,快速送到其他分店賣。隻是要運送路途長遠,舟車勞頓,又耗費時間。吃的東西保質期短。所以,林浩然知道運輸送貨的缺點。所以才特別想把秘方給買下來。
林浩然是個經商的好材料,很多事情都很有遠見。隻是無奈和,他雖想買十月卻不想賣。
“那既然這樣,我們家就多做一點兒,他爹你多打撈一點兒魚蝦。我們就多做一點兒送去。咱們別嫌辛苦。多賺點錢,以後你們的親事就都不愁了。”張氏對丈夫和兒子說。
錢早點賺進口袋裏麵心安。萬一哪天春風樓自己想出了方法,不就不用他們家送貨了。
張氏並不是個貪心的人,隻是他是為人父母的,心裏有壓力。三個兒子眼見著一個接一個,就得說親娶媳婦,彩禮房子樣樣都是錢。
而且都不是小數目,最好蓋上三棟房子。三個兒子婚事就都不是問題啦。女兒的嫁妝也有啦。
雖然好多人家因為沒有錢。媳婦和婆婆都擠在一起住,成親多年都沒有條件分家。
可是張氏真是吃過了,那種擠的苦日子。她自己可以忍受,但是不想孩子們再過那種生活。生了孩子一多。幾個孩子擠一個個炕頭兒,睡覺都伸不開腿。大熱天擦洗個身子都不方便……
如果有了錢,就有條件給兒子蓋一棟大房子。張氏有三個兒子,她的心不偏不向一碗水端平。一蓋就得蓋三棟,哪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