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主仆生疑上(1 / 2)

皇後下令尋人,旁人自然是不敢耽擱,但是因為皇後身份地位的原因,自然也不能將事情鬧的大了,宮裏的人不能再派出去,並且其子曆王雲哲,現在也是雜事繁身的情況,所以這事最後便交由了皇後娘家劉府來處理了。

這樣的安排很好,那許嬤嬤本來就是劉府的家生子,她們那一家子的親人,幾乎大多數現在還是劉府的下人呢,他們也有更多的人脈可以利用的上。但是當劉府的人一路尋著許嬤嬤出宮,然後這一路的行程,先是追到了許嬤嬤老母親住的地方,結果一樣是撲了一空。

按照下人的說法,主子們都進山裏拜傷去了。

而京城附近真算起來是有三座廟的,其中便是念德大師所在的普寧寺,下一城裏的普玄寺,寺廟一般都是玄建於山頂上,進入山廟緩緩向上走去,也是一種誠心之意。但是建離地麵有多高,這就看具體情況了。

而在這附近玄於高山之上的廟,那就要數第三個普渡寺了,本來兩城相間,一城一個寺廟就差不多了,要說不存在競爭關係?人家和尚自然是不會理這些俗事了,但是哪一個更靈啦,哪一個更好啦,香油錢給的更多了,俗市百姓喜歡擅加揣測哪一個更興旺更靈,哪一個更好。

而這個普渡寺,原本建起來,就是一個方麵周邊路人過渡的這麼一個地方的。雖然是建在山上,並且還挺高的,但是不少想抄近路的人,卻是常走的那條路。剛開始,這一路上因為晚上不好增,可是聽說出過不少事的,後來便有僧眾蓋建,但後期沒有銀兩繼續蓋建,然而上一界皇帝下禦史大夫奉命暗中查辦地方貪官,碰到那些十惡不赦,還膽大包天的,竟然膽敢對親差痛下殺手,當時那位禦史大夫命懸一線,最後逃到山上,卻是借了這個蓋了一半,很是破敗的寺廟,等到了救援,同時也製辦了貪官,並借機牽出許多貪官,這也是先皇期間眾大案子之中的一個。

皇上聽聞了此事後,便下令命人協助僧人建下那座廟,也因為這一層的關係,所以那個廟便這麼建下來了,即是建下來了,雖然隻是一般的遮風擋雨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看守的吧,慢慢的變發展了一個小型的寺廟,搶不著左右兩寺的太多香火,但是這寺廟廟雖然小,但是在周邊百姓口碑中卻是很好的。

左右兩邊大多都有達官貴人入住,萬一碰到衝撞了不好,所以那裏百姓來來往往去還挺多人的,並且正因為那高懸於山上,步行會加倍的累,而後也聽說過幾起上廟裏求完神後,家人的病就好了的傳奇,所以那裏的香客們便更多了。

劉府派人的人打聽到這裏,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了,怕是許嬤嬤的家人,上的就是這個普渡寺了吧,許嬤嬤的老娘年紀大了,最近身子骨不好,看著爬這個山,也更能顯示出誠意來嗎。劉府派了大部分人去普渡寺找人,另外的人,則是分別的派到普寧寺和普玄寺那裏,雖然八成的情況許嬤嬤在那裏,但是以防萬一,另外兩個也派人去看看。

一行人來到普渡寺,卻是並沒有找到人,正悶著要回去呢,聽說了派去普寧寺的人回報,許嬤嬤現在就要普寧寺裏呢,隻不過……她並沒有跟家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