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橫於青年方士身前,劍尖直指青年拳師,在青年方士的手訣,衍變出無數把長劍,淩厲的氣息四散,震動每一張矮桌上的夜光杯,漣漪泛動。
獵豹蹄踏虛空,咆哮而來。
長劍疾射而去,萬把歸宗。
兩道氣勢碰撞,毫不相讓。
與此同時,青年拳師和青年方士再次棲身而上,在相距寸許的距離之下,同時止步。
書林一片寂靜,鼓樂聲也戛然而止。
青年拳師的拳頭還未沾上青年方士的衣角,但後者手中的長劍卻已抵在對方的脖頸上。
勝敗已見分曉。
主位上,聖皇最先露出笑意,讚賞青年方式的同時,不忘誇讚青年拳師拳頭的霸道,未來前途必將不可限量。
之後,場下才響起掌聲,也是誇讚兩位為唐壽宴風險一場精彩紛呈的會武。
“還是咱們的方士厲害。”李容容揚起小腦袋,洋洋得意。
“那拳師不簡單,他輸在攻勢太過霸道,第三式,第二十八式,第五十五式,但凡有一次他能夠化進而退,那方士都必敗無疑。”蘇河搖頭說道,同時心歎在修行上,不論是天賦還是造詣,北秦都要勝出南唐不止一籌。
李容容冷哼,她是外行人,不看門道,隻看結果,結果就是她們的方士贏了,這就足夠了。
青年拳師回到北秦使臣的位置後,始終低著頭,不見之前的強勢。
對此,北秦這一方無一人上前安慰,對於秦人而言輸了就是失敗者,也不配得到任何的褒獎和安慰。
隨後下一場比試接著開始,上場的雙方同樣是北秦的和南唐修行者中的佼佼者。
隻不過在精彩的對決中,南唐這邊並未再下一城,而是輸掉了會武,被北秦扳回一局。
當然這場輸贏並不重要,其實前兩場的勝負都不算重要,真正精彩的對決在最後一局。
因為這一局,北秦那邊會派出典嗣林。
這一次典嗣林隨北秦使臣來參加南唐的唐壽宴可謂是備受關注,他曾任邊北秦東關大將,不但實力雄厚,而且地位較為特殊。
所有人之前都在猜測南唐會派出誰來與典嗣林應戰,在實力和地位上能與典嗣林對上的唐人少之又少。
隨著歌姬和舞姬表演完後,聖皇主動邀了一杯酒,所有人不敢怠慢,舉杯同飲,歡迎北秦使臣的到來。
聖皇是南唐的皇,更是一代明君,在他當政的幾十載來,南唐更加繁盛昌榮。
就連北秦的學者李漢甫也曾作詩讚歎聖皇的豐功偉績,那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北秦朝臣聯合要大王治李漢甫的罪,但當時北秦正在推崇儒家學派思想,李漢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此事便也隻能作罷。
正宴依舊在進行著,大家隨著書林悠揚的鼓樂聲飲酒閑談。
李容容毫無食欲的拄著香腮坐在那裏,目光不停的打量著四周,不知為何她的戚哥哥還沒有來。
北秦使臣的後方,少年的目光多次落在李容容的身上,隻是後者並未注意到他。
當典嗣林緩步走到場間時,場下的交談聲小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去,就連書林中的鼓樂聲也適時的小了不少。
長劍橫於青年方士身前,劍尖直指青年拳師,在青年方士的手訣,衍變出無數把長劍,淩厲的氣息四散,震動每一張矮桌上的夜光杯,漣漪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