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桌上便是當今朝堂的勢力分布。
從尚書六部,到水運五司;從守城將士,到坊市府衙;從大理寺,到神衛府;從學士閣,到司天監。
包括每一個職位上每一個人的所有信息,這些蘇河都要盡可能的去掌握,既然要回來,既然決定要走仕途,既然這是大勢所趨,那就一定要做足準備。
首先從朝堂兩大不可或缺的機構尚書部和禦史台來分析。
先拿尚書部來說,從官職分布來看依次是尚書、侍郎和掌吏,從職能分布來看分別掌控著戶籍財政、禮儀科舉、兵籍軍令以及司法行政等,基本上可以代表大唐的發展和改革。
禦史台同樣如此,職能雖簡,但作用卻並不小。
從水運、陸運、鹽運、貨運到行運被劃分成五司,由正史掌監,下設左右二史,再往下便是各司的司首以及司南等官職。
五司中最特別的要屬鹽運,可謂是民生之中的重中之重。
每年從地方上繳的稅收中,鹽運占據很大一部分,若有人想從中做文章,或是謀取暴利,鹽運絕對是不二選擇,而且最主要的是鹽運一直在皇家的手裏把控著,這其中的方向也就更加明朗。
從這方麵來看,尚書部則要更為複雜一些,時任兵部尚書的趙仲堂隨位高權重,但和其他幾個尚書在官職上其實並無高低。
但不管怎麼說,尚書部和禦史台都絕對是朝堂的脊柱。
其實不論是現在風頭正盛看似手握大權的司天監和神衛府,還是主張儒家理念的學士閣,不管這幾大機構現如今顯得多麼重要,大唐真正的根基仍舊是尚書部和禦史台,而且是多年來一直未曾改變過。
吱呀。
正門推開,一陣寒風搖曳燭火。
凝思中的蘇河下意識裹緊絨襖。
九歌腳步輕緩,為盆火添了些新炭,將涼茶換成新茶後,才走到蘇河的身前。
蘇河回神,看著溫婉的九歌,露出笑意,仿佛所有的疲倦全都在這一眼煙消雲散。
九歌輕挽秀發,回以淺笑。
“來。”蘇河張開手攤起寬厚的絨襖,想要讓九歌坐到自己的身旁。
九歌耳根微紅,但還是坐到蘇河的身前,任由蘇河將絨襖蓋在兩人的身上同時摟緊自己。
這裏是書房,隻有他們兩個人,不然九歌可不會這麼做。
矮桌上油燈微搖,淡墨映射燭火,也映射兩張漸漸挨在一起的臉頰。
相顧無聲。
九歌將頭靠在蘇河的肩上,覺著這樣靜靜的挺好。
從女扮男裝的那一天開始,九歌想著自己的餘生應該就會在殺伐和逃亡中渡過,從未想過會有這麼一天,會出現這麼一個人,把她變回女兒身。
“你最近是不是又胖了?”蘇河忽然道。
“沒有啊,為什麼這麼說。”九歌蹙眉,摸摸自己的臉,又摸摸自己的手,女人對於胖這個字都很敏感,特別是在自己喜歡的人嘴裏說出來。
“那為什麼在我心裏的分量越來越重了呢。”
蘇河突如其來的土味情話再一次擊中九歌的要害,讓九歌無從招架,除了開心的笑跟本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