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行這種教育製度,可以為劉峰最大程度的提供人才。這些人才才是劉峰將來實行新製度的必然選擇,否則依靠原來那些受到儒家教育,並且士族門閥互相舉薦的人才,是不可能實現劉峰心目中的製度的。
講完教育,劉峰接著講:“在元和二年,我們要在冀州修建幾條道路。首先修建從鄴城到各郡製所的道路,這是第一等道路,然後修建從各郡縣到各治下縣城道路,這是第二等道路。建設資金一部分由州府出,一部分由各郡縣自籌,允許投資方設卡收費,收回投資。收費辦法和標準由各郡縣製定,並且報州府審核批準。建設所雇用民工,以當地百姓優先,應由各郡縣設定最低用工每日工錢標準,和傷亡撫恤標準。”
劉峰要建設道路,是因為在南皮之戰之時,劉峰帶領軍隊從鄴城出發,全部馱馬化還花了好幾天時間,但是要是建設了道路,運輸投石車和以後必然會擁有的火炮以及各種後勤物資,將會大大節省時間。
戰爭實際上打得就是後勤,有了道路保證,以後劉峰在冀州,軍隊調動,後勤保障將暢通無阻。
另外一個想法就是以投資來拉動冀州經濟,這個投資是州府和各郡縣甚至是外部州郡有錢人一起投資的,必然會給整個道路沿線的百姓帶來巨大收益。而百姓有了收入,必然會增加消費,又會給冀州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帶來巨大利益,這就很容易成一個良性循環,使得冀州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勢必再度吸引外部人口向冀州流動。而人口越多,冀州的經濟必然越好。
眾位官員已經被劉峰的宏偉規劃給驚呆了,這麼多道路需要多少資金投入,需要多少人工?這豈不是勞民傷財嗎?這不是好大喜功嗎?這樣大興土木,難道不是曆史上那些亡國之君所做的事情嗎?
終於郭琳忍不住了,道:“劉大人,這樣的大工程,會不會造成民力的消耗,會不會成為消弱冀州實力的動因?請劉大人三思!”
常灃和逄仲自思算作劉峰的嫡係,這個時候才敢說話,也站起來勸劉峰三思,不要因為這樣的大興土木,而斷送冀州良好的局麵。
劉峰笑了,自己的投資拉動經濟的理論是現代經濟理論,這在漢代太過超前,這些人不懂事正常的,看來還要在鄴城學院設置經濟係啊。
他說:“你們說得很好,在冀州,有任何不同意見都可以在開會時說,也可以私下裏找我說,但是一旦開會形成決議,就隻能保留不同意見,不能再三心二意不去實施決議,或者對決議陽奉陰違。我再強調一遍,在會議上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對意見。這也是我們開會的目的所在,就是為了找出最合適的政策來。下麵我將來說說為什麼要建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