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那些騎兵對戰,往往是衝擊一兩個來回就決出了勝負。敗的一方最多也隻是減員了一兩成,就崩潰了。這樣雙方纏在一起絞殺,甚至不死不休的戰鬥,呂布從來沒有遇到過。
遊牧民族從來都是打不過就跑,最多是換塊草場放牧而已,根本沒有這樣的殘酷纏鬥。
在戰鬥的堅決性上,遊牧民族的意誌品質與劉峰的軍隊比較起來,差得太多了。畢竟劉峰的軍隊都是經過了劉峰長時間的保家衛漢思想的教育洗腦。劉峰的兵對外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痛恨,那是恨到了骨頭裏。
現在劉玦向外族借兵的舉動,不僅沒有起到震懾效果,反而讓劉峰的士兵出現了同仇敵愾的情緒。加上重騎兵在與這些外族的騎兵對衝的過程中,不僅沒有落下風,反而大占上風。這使得劉峰騎兵的士氣一直都非常高昂。哪怕是被敵人打下了坐騎,他們也站在地上去砍對方的馬腿。
這隻騎兵是劉峰軍中最具求勝欲*望,榮譽感最強烈的軍隊,也是裝備最好,訓練最艱苦,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而這些遊牧民族遇到這麼多最在一起的軍隊,雖然人數上占據絕對優勢,卻始終不能把這個優勢轉化為勝勢。
呂布遠遠就看到自己帶來的很多小部落的騎兵都偷偷撤離了戰場,但是他卻沒有什麼好辦法,草原上的部落本就是一般散沙,這一次把他們的力量聚攏起來,劉玦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然而到了戰場上,這些部落仍然奸猾無比,真到了要讓他們出力的時候,他們卻撤離了。
要徹底消滅劉峰剩下來的幾千騎兵,還得要一段時間,但是就是這段時間,讓劉峰的後陣已經拉起了一道鐵質的像藤蔓一樣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呂布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既然他們把這玩意拉起來,恐怕就是用來抵擋自己騎兵衝擊的。
很顯然他們要豎起左右兩翼那樣的鋼鐵拒馬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隻能用這種軟軟的東西暫時抵擋一下。
呂布想著趕緊把劉峰這隻騎兵打散了,就去襲擊劉峰的後陣。然而這隻騎兵卻始終不退,始終死纏爛打。那些士兵即使被打下了馬,仍然向自己的軍隊攻擊,絲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呂布打心眼裏佩服這樣一支軍隊,假如這隻騎兵是自己的麾下,那麼自己將率領他們橫掃整個大漢朝!
其實真正與王狗子一萬騎兵交鋒的劉玦騎兵大約有三萬左右,有二萬左右的騎兵都陸續退出了戰場,遠遠觀望。所以王狗子這邊幾乎要累死了,呂布這樣也很不順利。雙方幾乎都要打不下去。
由於遊牧民族的特性,他們的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那些部落首領們最怕遇到這種不要命的死纏爛打的局麵。到最後即使全殲王狗子的騎兵,他們也要付出不少於對方的代價。這個代價對他們來說那就太大了。因為一旦某一個部落的能夠戰鬥的青壯損失過大,那麼他們就要麵臨其他部落的挑戰,甚至是吞並。這些首領不是傻瓜,他們也看到了那些小部落早已退出了戰場,他們自然也開始陸續把自己部落的人員拉出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