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當然聽出了張昭之意,他道:“公達之才,某也有所耳聞,剛才某對侵占我揚州兩郡心中不忿,倒是怠慢了。”
荀攸拱手道:“無妨。孫將軍言我侵占揚州兩郡,在下不敢苟同。我家主公本來已經上表,表奏孫將軍為揚州州牧,然尚封老賊,居然從中作梗,挑撥離間,還下旨要我家主公攻打揚州。我家主公本欲與孫將軍友好,無奈突然被孫將軍攻打廣陵,主公隻得發兵反抗。現如今我家主公雖然小勝,但是仍然不願意與將軍為敵,特派遣在下前來,與將軍訂立和約。”
孫策和張昭對望一眼,他們無論也沒有想到劉峰並沒有趁著大勝的時機南下,而是派人前來議和。
張昭道:“不知劉大人有何議和條件?”
荀攸拱手道:“兩軍以長江為界,互不侵犯。我家主公說道,孫將軍手下的將領都是錚錚鐵漢,不願降,所以全部禮送他們回江東。包括孫靜、朱治父子。”
孫策再次與張昭對望一眼,張昭道:“公達前來勞累,還請去休息一下。”
等荀攸一走,孫策連忙問道:“子布,你看劉峰在搞什麼鬼?”
張昭道:“吾觀劉峰確實不想與我江東為敵。而且也確實上表表奏主公為揚州牧了,隻是尚封老賊使了挑撥之計。劉峰打下壽春和廬江兩郡,必不會歸還,但是如果能將俘虜將領歸還也是不錯的。當然如果能夠再將俘虜的士卒也歸還,那就更好了。”
張昭並沒有說出江東並無實力再渡江北伐,那是給孫策留麵子。孫策豈能不知自己在劉峰那種天雷和重騎兵的攻擊下,加上剛剛大敗,丟了二十萬大軍,根本沒有實力過江收複兩郡。
劉峰這個時候不趁機南下,還和自己議和,還要歸還將領,那對自己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自己獲得了回複實力的好機會。隻要這邊劉峰不再進攻自己,那麼自己就能騰出手來去和袁術較量一下,至少要收複零陵。
孫策道:“子布,那就麻煩你去和公達好好談談,能夠多爭取一點,就爭取一點吧。如果能把士卒都要回來,那子布就立了大功了。“
張昭前去與荀攸談判,自然說劉峰本來答應表孫策為揚州牧,卻沒有做到,而他們當年卻很爽快地送還了袁紹等人。所以這一次,要求荀攸先返還將領和俘虜的士卒,才簽訂和約。
而荀攸自然強調上次是尚封老賊使壞,不是劉峰沒上表。而且孫策的士卒大多被打散了,俘虜的並不多,否則一定返還。
兩人談了多日,終於荀攸答應返還孫策五萬士卒和所有大將。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劉峰很爽快地遣返了五萬士卒和孫靜、朱治父子。這樣劉峰得到了一段寶貴的和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