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來看到那些罪犯和一些一無所有的乞丐都在那邊過得很好,他們動心了。一些膽大的心思活的漢人,開始向漠州移民。
接著得到消息的一些在鮮卑族過得很不如意的鮮卑人也開始向漠州移民。甚至有一些很小的鮮卑部落,他們在其他地方受到大部落欺壓,朝不保夕,看到這邊的政策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思整族地遷徙而來。
對這樣的鮮卑部落,漠州州長荀彧甚至親自接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讓這些小部落感激涕零,甚至不敢相信。因為他們隻需要向漠州政府繳納非常少的稅收就可以定居下來。在一些水草豐美的地方放牧。
這些小部落在以前每年都要向那些大部落繳納大半的財富,才能得以生存。但是在這裏,他們隻需要繳納相比起來很少一部分的牛羊就可以了。政府官員們都和顏悅色,還建立了學校和醫院,免費幫助鮮卑族人。這讓這些鮮卑人幾乎感到生活在天上。
經過這些鮮卑人不斷地宣傳,越來越多的鮮卑人向漠州移民。越來越多的漢人向漠州移民。這裏的生活條件相對於大漢確實惡劣,但是能夠免費獲得大量土地,能夠獲得政府補助,能夠獲得稅收的優惠,吸引大量漢人向這邊移民。
當然這些移民首先居住在靠近蘇尼特和長城的地方,後來由於道路逐漸建成,移民就沿著道路以及道路旁的堡壘,逐漸形成一個個城鎮。
土木特因為在蘇尼特和長城正中間,形成了一個最大的城鎮。
而為了保衛這些移民,呂布在每一個城鎮都設有駐軍。由於現在的城鎮每隔幾十裏就有一個,所以幾乎是每隔幾十裏就有幾百甚至上千駐軍。這使得拓跋鮮卑人的襲擊越來越難。
到了中興二年的年底,由於道路修通,而沿著道路形成了數十個城鎮,每個城鎮都有駐兵守衛。這使得拓拔鮮卑的騎兵連靠近道路都很困難。
於是拓拔鮮卑人就把襲擊的目標放到那些移居過來的鮮卑聚集地上。按照他們的邏輯,這些鮮卑人投靠了漢人,那已經把鮮卑人的光榮都丟光了,他們已經不是真正的鮮卑人了。他們是鮮卑人的叛徒,是鮮卑人的敵人。對這些鮮卑人必須要給予最大的打擊。
那些漠州鮮卑人本來已經安居樂業了,居住在鮮卑聚集區,但是卻受到了來自鮮卑同類的襲擊。為了隔開鮮卑人和漢人,防止雙方矛盾發生,漠州鮮卑聚集區並不靠近道路,所以漠州鮮卑聚集區受到襲擊的時候,漢人的騎兵援兵不可能來得那麼及時。漠州鮮卑聚集區受到了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