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博學點了點頭:“傳說中虎魄是一種能震懾小鬼的魂魄,一個虎魄的成長需要吸收成千的小鬼。而成型的虎魄眼睛都會變成赤紅,你看看石壁上,石刻是沒有顏色的,唯獨虎魄的眼珠卻點綴了紅色,所以它的眼睛即是生門。”
“你確定?”李爾有些不相信。付博學搖了搖頭:“這是我聽說的,我也不敢打包票。如果不相信我們就回去吧,我也不想發生什麼意外,搭上我的命。”
李爾看了一眼池婉靈二人,又看了眼石壁,心一橫,向前一步一手摁在虎魄眼上。
“哢哢……”
石門震動,一大片灰塵散落,在三人注視中,石門緩緩打開。三人退了一步,生怕門內會跳出什麼來。手電照去,裏麵是一方簡陋的墓穴,有一口棺材,一尊石像,還有一方石桌。
三人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沒敢動棺材,三人各自打量。付博學傻傻盯著石像,池婉靈跟著李爾,李爾將手電照在石桌上,發現了一本布滿塵灰的古書。
李爾拍了拍古書上的灰塵,發現了“道德經”三字。李爾心神一震,此墓穴難道與道教有關?
李爾拿起這本道德經,剛打開,一股強光從書頁中爆發出來,書頁上的古字仿佛活了過來,從書上跳出,一字一字排列在空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母……”是熟悉的內容,可每一個字強光閃耀,照亮了整個墓穴。
“這這……”三人瞠目結舌。
然而,這些字跡仍舊在閃爍,待光芒稍弱後,一個一個字飛了起來,環繞幾圈後分別湧入了三人腦中。
“道境之始,起於道胎,孕育道胎,凝形練氣,築成石基,又煉九火,煉製金丹,金丹裂紋,元嬰初顯,培育玉府,玉府一成,洞察虛空,虛空之上,諸道合體,乘鼎破空,一舉飛仙!”
古字湧入腦海中,卻自動轉化成了這一行難以解釋的語段。三人驚久未覺,可此刻石像震動,發出遠古真言。
“吾乃荀子,因後人而覺起!”
三人倒吸一口涼氣,呆呆看向石像,然而石像卻並沒有異象。正在眾人以為出現幻聽之時,石像內卻發出一聲歎息:“吾為成仙前的一道意念,難以現身見諸位後人。”
三人腦袋當機許久,李爾才反應過來問道:“仙人,真的有仙人?難道荀子前輩您是仙人。”在李爾腦中,仙一直是個傳說,長生不死,逍遙自在,舉手間焚山煮海,天崩地裂的存在。這種東西,明顯隻有小說才有好嗎?
荀子似乎猜測到李爾心中的懷疑:“吾當初亦是不信,當年老聃乘青牛西去,世人都猜疑他羽化成仙。吾疑,可後來終在《道德經》發現仙之秘聞。可笑吾一生駁斥百家,獨尊孔聖。到最後卻因道成仙。”
荀子字字句句衝破了三人的世界觀,付博學震驚地問道:“荀子上仙,既然《逍遙遊》為莊周所做,那與這泰山有何聯係?”
“莊兄雖亦成仙,但豈有此等大手段,此物為道祖老聃和佛祖如來所製,千年一動,尋有仙緣之人。莊兄留《逍遙遊》也為了提醒後人此物的存在。”
“那麼這鯤鵬泰山會帶我們去哪?”李爾急忙問道。
“傳聞盤古開天辟地,吾之一界為盤古身外化身所化,靈氣稀薄,仙緣也少,而盤古本身所化一界,便是你們將去之地。即太元古界,傳言中的仙界!”
“你們仙緣在身,又是吾輩後人,此棺為吾為吾所豢養靈蛇所立,吾就送你三人一人一根蛇骨,研碎食之,可增氣血。吾輩後人,如有緣,成仙再見!”
棺蓋大開,三根蛇骨攢射而出,落在三人手上,三人望著逐漸破碎的石像,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