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龍鶴軒讓應景貼了開墾告示,通知全城百姓,自己開墾的地自己耕種的,免三年賦稅。
百姓們一看到能免稅三年,當場炸開了鍋。
“免稅三年啊——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位年約五十的老者感歎地說道。
“這個澤文的王爺還是挺愛民的。”有人高興地說道。
“愛民個屁,你們是不知道,昨日我聽我的一親戚說,他的一個親戚昨日看到衙門的馬車去了對麵的村子,他出於好奇,便偷偷地跟了去,發現他們原來是去收購板栗的,板栗你們都知道吧,就是前些日子,衙門讓咱們到邊界林去撿的那些果子,當時他們是不是給一文一斤來著?”那人讚美的話剛說過完,便立即有人反駁道。
“是啊,我娘和我家閨女隻兩天就掙了一百多文呢,可惜才兩天,林邊的板栗就給揀完了。”有人惋惜地答道。
“你猜猜這位澤文的王爺給他們那邊的村民多少錢一斤?”反駁的人說道。
“多少錢?也是一文錢一斤嗎?”眾人好奇地問道。
“兩文一斤呐,兩文呐,比我們這裏整整多了一文。你們說這位澤文的王爺,是不是很偏心?”
“什麼,竟然是兩文,比給我們的價整整多了兩倍,太過分了。”聽到有人說,龍鶴軒派人回澤文那邊收購板栗竟然給兩文錢一斤,眾人再次炸開鍋,臉上都同時湧起憤怒的神情。
雖然生意都是林悅心在大理,但也隻有少數人知道,在百姓的眼中,現在衙門裏能做主的就隻有龍鶴軒了,所以不管事情好與壞,都會算在龍鶴軒的身上。
“這樣說來,這開墾荒地會不會也是兩個價?”有人提出疑慮。
“我看很有可能。”有人附和道。
“可是,我們現在不開荒,拿什麼吃飯?”有人擔憂地說道。
“要不咱們投奔親戚去?”有人提議。
“可,朝廷給咱們投奔嗎?現在烏煞城可是歸澤文管。”
“那可如何是好。”一會擔憂這個,一會兒擔憂那個的,有人六神無主了。
“要不咱們……”後麵的話在看到守在告示旁的親兵是沒敢說出口。
“你是說去找澤文的那位王爺商談嗎?可咱們能見到嗎?”
“能不能見到,咱們總要試試,現在咱們已經無路可走,怎麼也要試它一試。”
“說的對,咱們現在就去衙門找他們的王爺商談,我要親口問問他,是不是咱們是西涼人,他就不管咱們的死活了?”已經有人帶頭樣衙門走去。
有人帶頭,就會有人跟隨,何況還是哥自己的生計攸關的大問題,就更加要去了。
於是乎,烏煞的百姓再次聚集在衙門口高呼要見龍鶴軒。
守衛則是在看到百姓問氣勢洶洶地往他們這邊湧過來時,就已經有人進去稟報了。
稟報的人剛進衙門,鬧事的百姓便到了衙門口,高呼著要見龍鶴軒,麵對群情激奮的百姓,守衛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勉強攔住。
但門口隻有三名守衛,哪裏又是處於憤怒中眾百姓的對手,眼看著憤怒中的百姓就要衝破守衛的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