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心的考慮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烏煞城沒有實體產業,這裏的百姓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二是烏煞城的百姓還沒有接受她們的管理,總的來說,就是烏煞城的消費能力太弱,根本就不能消化板栗作坊的所有產品。

而古武縣就不同了,古武縣不光有十多個鎮,每個鎮的名下還有十幾條村子,最重要的是,古武縣還會有外地客商,所以說,古武的消費市場根本就是烏煞城不能比擬的。

而事實也正如林悅心所預料的一樣,板栗作坊的產品雖然有九成是銷往古武縣,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很多商家都追問什麼時候還有。

這次是應生負責和客商們交涉,應生將銷售情況反映給林悅心後,林悅心給出的答案是:”每三天供一次貨。“

雖然她們在別的村收購的板栗不少,但按照現在的銷售量的話,她們現有的板栗也不夠供應作坊一年的生產,林悅心經過周密的計算之後,才得出這樣一個結果。

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也足夠吊起一個人的胃口,特別是在這個缺乏新鮮吃食的世界,她所生產的板栗食品就顯得更加稀少了。

應生將林悅心的回答一字不漏地告訴古武縣的三家客商後,客商們著急不已:”就不能讓你們東家通容點,每天來個幾斤也好啊!“

”是啊,應公子,麻煩你再跑一趟跟你們東家說個情?“

”二位,我們東家做事都是經過再三考慮才做決定的,既然我們東家說了三天供一次貨,自然就有她的道理在,二位隻管掙銀子就是了。“應生淡然地婉拒道。

”可,現在客人正在興頭上,你們這樣不是吊人吊胃口嗎?“

”要是三天後,客人不來買可如何是好?“

兩名客商很是不讚同林悅心的做法,以他們多年做買賣的經驗,現在應該趁客人還在興頭上,多賣一些,不然等烽人的興頭一過,就難賣了。

跟著林悅心做了三年買賣的應生卻是不這麼認為,所以他並沒有被兩位客商給說動,堅持執行林悅心的吩咐:”二位若是信不過我們東家,那我們東家隻能再找別的商家了。“

”應公子,千萬別呀,你們這些板栗餅,板栗醬的,現在客人可稀罕了。“

”就是就是,應公子,您千萬別斷了我們的貨呀,最多我們什麼都聽你們東家的就是了,你們東家說東,我們兩人絕不敢往西。“

聽到應生說要找其他人合作,兩人更加著急了,雖然林悅心的供貨的習慣很是奇怪,但這些板栗餅確是真的很好賣。

東西雖然少,但是卻能賣個好價錢,還不夠賣。

這麼好的產品,他們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更重要的是,現在整個古武縣隻有他們兩家有得賣,雖說不是獨門生意,卻也差不多了。

”那我三日後再送貨過來,二位準備好銀子便是。“見兩人妥協,應生便拱手淡淡地說完,便離開了,不再給兩人說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