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已經是白雪皚皚,白茫茫的一片。

大棚裏雖然沒有地龍,卻比外麵麵溫暖。

在綠油油的小麥大棚裏,工人們正在拔草,雖然外麵飄著雪,但他們卻是一點都不冷,反而還覺得有點熱。

本來以為種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現在看來,比呆在家裏舒服多了,在這裏不光省下買柴火的錢,每日還有工錢,雖然這裏的工錢是一個月結算一次,但總歸有個盼頭。

再一個,他們都聽說了,之前在作坊做的那個,聯合自己表哥偷作坊生板栗的那個霍加,犯了錯,雖然被送進了牢裏,但是王妃還是把他那半個月的工錢都結給他了。

所以,他們這些規規矩矩幹活的人,到了月尾是一定能夠拿到工錢的,這一點他們是相當有信心的。

種地的人想著怎樣保住飯碗,而林悅心此時想的是:要如何增加收入。

她們在烏煞城隻有板栗作坊有收入,衙門裏一千多號人,全部靠作坊的收入支撐,長此以往,並不是上策,雖然旺門鎮那邊的鋪子收入不菲,也都進了她的口袋,但烏煞城不能發展起來,就是拆東牆,補西牆,不是長久之計。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就方法就是,烏煞城這邊要有足夠支撐衙門開支的收入。

可烏煞城和西涼的來往已經徹底斷了,而烏煞城能發展的就是周邊渺無人煙的荒地,唯一能為烏煞城提供經濟幫助的,就隻有古武縣,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想要把烏煞城的經濟發展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但現在龍鶴軒接手管理烏煞城,再困難,他們也得做。

經過三天的認真思考和調查,林悅心寫了一份烏煞城產業整合計劃,計劃裏包括了烏煞城的飲食、紡織、零售等行業的調查數據和整合計劃。

烏煞城裏大小小的飲食店包括酒樓在內,總共有六家,其中聚德樓是烏煞城最大的酒樓,位於烏煞城主街的中間位置,是一棟三屋高,四間鋪麵的酒樓,林悅心將聚德樓定為烏煞城飲食業的龍頭,是她要重點扶持的。

除了聚德樓外,烏煞城裏還有五家粉店,小吃店等,林悅心又特意挑選了三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店進行扶持。

紡織業裏,頂立布行是烏煞城最大的布行,無論是質量還是品種都是急煞城中最好最全的,除了頂立布行,烏煞城還有兩家小布行,規模當然是不能和頂立相比的,頂立布行無可厚非地成為了烏煞城紡織業裏的龍頭。

零售業,林悅心就沒有發現哪家做的特別好的,烏煞城統共也就隻有兩家雜貨店,林悅心索性把這兩家雜貨店的老板都一起請了。

由於烏煞城的百姓還沒有完全接受她們這些異朝來者,所以這次的產業整合,林悅心便打算先從這三個主要行業入手,等這三個行業整合成功了,其它行業的人看到好處了,她到時再整合其它的行業,到那時就要容易許多。

定好了目標,寫好了計劃,林悅心便讓向陽幫她寫了請帖,把這四位老板都約到衙門,時間就定在十一月初六早上辰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