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小芳和單大誌關係確定之後,去了單大誌父母家,就是想告訴他們自己和單大誌的決定。原來他爸在郊區買地自建的樓房,現在那裏早已成了城市中心區了,他爸媽和他哥住在一起。老爺子和老太太無顏麵對簡小芳,躲著不露麵。簡小芳知道他爸媽在屋裏,就衝著屋子說,我和大誌決定了,您們不說話,就當你們同意了。單大誌對她說,你這是何苦呢。她說,他們是你的父母,我要成為他們的兒媳婦了,他們可以不認我,但我這個做媳婦的不能不認公婆。說完,就把自己做的臘肉臘腸,以及大米留下就走了。
拿了結婚證後,簡小芳又去了他爸媽家,他爸媽依然不見,她和單大誌對著他爸媽的房間鞠了三個躬,說,爸,媽,我今天成了您們兒媳婦了,沒什麼孝敬二老的,買了幾件衣服,不知道合不合身。他爸在房間裏歎了一口氣,他媽眼淚巴沙的,小聲對他爸說,難得小芳還這麼識大體。她和單大誌走了沒多久,他哥追上來,塞給她兩個紅包,說是爸媽給的。簡小芳收了,馬道河的規矩,新媳婦第一次叫男方父母為爸媽時,男方父母得給新媳婦“改口費”。她隻是淡淡地對單大誌說,你爸媽的心還是肉長的……
她不想張揚,隻打算兩家人在一起吃吃飯,就算舉行了結婚儀式。單大誌父母還是不肯來,隻有單河方、王麗欣和單淳參加。
王麗欣儼然像個“家長”,給簡小芳和單大誌買了兩套床上用品,又每人買了兩套新衣服,揀了其中一套,伺候兩人穿好後,王麗欣說,這是大事,得有儀式感。就讓簡小芳和單大誌坐在堂屋中間,單河方和王麗欣恭恭敬敬地給他倆鞠了一躬,叫了一聲爸媽。單淳和陳向洋也過來,單淳扯了陳向洋,像一對金童玉女般,一起磕了一個頭,叫爺爺奶奶。
正在這個時候,陳成和向麗回來了,在旁和單淳玩得正高興的陳向洋看見他們呆了一下,然後跑過去緊緊抱住向麗,不叫人也不說話。
簡小芳心裏歡喜,嘴裏卻埋怨著小兩口,說:“叫你們不要回來,你們怎麼就回來了呢?花這麼多路費。”
向麗說:“我媽大喜的日子,怎麼能不回來呢?”
陳成和向麗就衝著單大誌叫了一聲爸,叫了單河方王麗欣哥嫂子,單淳也叫了他倆幺爹幺媽。
簡小芳看陳成對單家的人有些淡漠,不像單河方和王麗欣那麼真誠熱情,就對單大誌說:“在教育子女方麵,你比我強多了。”
單大誌臉上笑嗬嗬地小聲說:“我知足了,我知足了……”
這是他心裏話,現在父母再婚,子女很難改口的,陳成叫他爸,能做到這一點,也很不錯了。
就這樣,兩家人成了一家人了。陳成和向麗在家隻待了兩天,就要走了。
簡小芳心裏不是滋味,就對陳成說:“你們能不能就在家呢?你們沒多少文化,打工能掙幾個錢?城裏花銷多,又要付房租,還不如留在家,要比在外麵強。”
陳成不說話,麻利地收拾著要帶走的東西,陳向洋苦著臉,緊緊跟在她爸後麵看著,戀戀不舍無可奈何的眼光一會兒看看她爸,一會兒盯著她爸收拾的東西。
“媽,您別說了。現在有了爸在你身邊我們也放心了,該回來時我們就會回來。”向麗一隻手拉著她的手,另一隻手搭在她肩膀上,顯得很親昵。
向麗的話,在戳著她的心,感覺自己和單大誌結合了,正把兒子兒媳在往外推,盡管她知道向麗不是這個意思,但可能延長了他們回馬道河的期限。
陳成和向麗走時,簡小芳想和陳向洋一起去送送,但陳向洋不依,跑進屋子裏關上大門,大哭起來。
在陳向洋的哭聲中,她目送著兒子兒媳漸漸遠去的背影,嘴裏喃喃自語著,“造孽,造孽啊……”
“年輕人,就讓他們在外邊闖吧,倦鳥總會有飛回來的時候。”單大誌在旁邊安慰著她。
簡小芳還沒有去過單河方的家,陳成和向麗走後,她決定和單大誌回去看看。
“怎麼像剛出嫁的女兒回門呢?”單大誌笑她。
簡小芳心細,單大誌雖然回了馬道河,但戶口還在城裏,她想把他的戶口遷回來。戶口不戶口,遷不遷的問題,沒多大意義,但對於單大誌來說,卻是意義非常,那是他隱藏在內心,根深蒂固的葉落歸根的源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