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寧王,總會與錦鯉掛上關係,當年錦鯉活躍的時候幾乎和他形影不離,而且這錦鯉也不和別人開口說話,連洛帝的麵子也不給,偏偏寧王做到了,大夥都說寧王身上有靈性,在大昌國,百姓更是把他當神看。
所以就算他有什麼缺點,人們也會因為太過崇拜他,而忽略了那些。
而他第一個缺點,就是變化莫測。
在皇上皇後麵前,可謂十足的孝子。
放在現代,那就是煙也不抽酒也不沾的三好學生,還得是年年能拿獎學金的那種。
在皇子中寧王排行第三。
同輩麵前,他是幽默風趣的好皇兄,奕王和敦王的好皇弟,專一的代名詞,效仿的楷模。
音韻書畫樣樣精通,愛好除了擺弄樂器,就是養魚and逗魚。
當然,這個魚,就是天塔寺的那條。
別人想動,也得問過他肯不肯。
以上,都是正麵形象,也就是所有人都相信的那些。
可提起被人忽略的第二個缺點,就覺得這個時代也是個看臉的世界。
寧王小的時候,美人坯子光環就一直帶著,不光姐姐妹妹喜歡,王公貴族和平民中富商的小姐們也喜歡。
14歲那年,說喜歡他的小女孩,就能從皇宮門口排到天塔寺還能圍伽羅池繞一百圈。
15歲成年,更是不得了,已經到了男女通殺的情況。
如果說寧王的桃花運和年齡成正比,那他的性格和年齡就成反比。
越長大,性格越多麵化,導致沒人知道他真正的一麵到底是哪一麵。
即使不喜歡不接受,也不會明顯拒絕對他示好的女人,多少癡情少女信以為真,愛的死去活來,而到最後也隻換來淡淡一笑。
有了先前的教訓,愛慕者還是前仆後繼,就為了那淡淡一笑,就算被整也心甘情願。
前麵被後麵的拍在沙灘上,後麵死的絡繹不絕。隨著時間的長流,估計也沒人會覺得有人能配得上他,所以再多情,人們也隻記得他是聖子,是大昌國最崇高的人。
聖子的身旁多了兩個男子,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昌武四年那個冬天,大雪紛飛,鄰國內亂,戰爭不斷,從外境逃過來兩名男子,身上衣服滿是幹涸的血,眉宇間是英氣,隻是處境有些落魄,由於是逃難而來,餓得幾乎隻能爬行,倚在王府的外牆一動不動。
全國都知道聖子九死一生墜馬摔了手臂,修養了一段時間。
王府沉重的大門緩緩打開,走出一個健步如飛的修長身影,淡紫色的鬥篷在雪地上高雅非凡。
少年隱在鬥篷中的左手纏著厚厚藥布,居高臨下看著二人“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二人默不作聲,就像是啞了一樣。
“父皇常說為上位者應適時發掘人才,本王需要兩個人跟在身邊,有興趣嗎?”
一片寂靜。
等不到回答,少年轉身,走了幾步又道“在我大昌國,一隻狗都不會是因為饑餓而死”
話音剛落,終於其中一人才睜開眼睛,慢慢轉過一點頭,因逆著光線,隻能看清那側臉上桀驁的神情。
幹裂的唇有些費力的張開“你?”
“大昌國蘇小王爺,可聽過?”看著那人眼裏的驚訝,少年揚唇一笑,無比高傲的舉著被包成粽子的左手臂“別看本王這樣,最近也是戰敗了曆月國封了親王的,現在可稱本王為,寧王!”
聽到這裏,另一人的眼睛也睜開,沙啞的嗓音顫抖道“是。。曆月?那個國家敗了?將我二人。。害、這樣、竟然敗了!咳!咳咳。。好!太好了!”
那人很是激動,喘著粗氣說完便咳嗽不止,手中幹癟的梅花掉落在地,顏色竟然是難得一見的綠梅。
二人用僅剩的力氣翻轉過來支起身。
風雪寒冷,可冬日的暖陽卻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