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新鮮出爐的百萬富翁(1 / 2)

陳老在接到小寶電話時就邀請師兄黎山過來,上次師兄可是很想見見這個賣藥的小夥子,這次聽說小寶有個頭較大的野山參賣,立即趕過來了。

這年頭,野山參可不常見,年頭足的野山參更是鳳毛麟角,沒辦法,一是環境破壞嚴重,而是濫開采過度。

等待小寶的不僅是黎山,還有陳瑤瑤,她一是好奇,上次那些鹿茸聽黎山解釋後也是很震驚,此次想見見這個人,其次她是陳老的醫術繼承人,多見識下也是好的。

四人分賓主坐定,陳瑤泡上香茗,幾人隨意聊了幾句。陳華泰講話引入正題,“小寶啊,上次給我的鹿茸這幾天我試過,藥效很好,這裏還要謝謝你。今天聽你說有野山參出手,能否拿出給我們見識見識?”

“陳老不要說謝,上次也隻是一場交易,我賣貨你出錢,不存在什麼謝謝的,今天我帶來了這隻野山參,就是請各位掌眼,我對藥材不懂,勞駕了。”

小寶隨意地從包裏拿出一個塑料袋,扔在桌上。

眾人無語,價值不菲的野山參就像大白菜似的用一毛錢一個的塑料袋裝,這位小夥子還真有個性啊。

陳華泰打開塑料袋,拿出報紙包裹的野山參,打開報紙,立時驚呆了。

“這是野山參?這麼大?”別怪他驚訝,野山參從來都是按克算,什麼時候出來個可以按斤稱的大個頭了!

這麼大的野山參不僅他沒見過,估計世上很少有人見過,以前倒是有句話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說明野山參還是有八兩及八兩以上的,可目前存世的基本沒有了,這麼多年沒聽說誰收藏有八兩以上的,當然,有些大家族或大富豪也許收藏有,但沒有人會拿出來賣,也不會拿出來炫耀。

這些東西都是當做奇珍異寶,關鍵時刻續命用的。

黎山沒有像陳老表現的那麼不堪,他年輕時跟師傅行醫倒是見過一隻八兩以上的大山參,雖沒有這隻大,也小不了多少,現在關鍵的是鑒定是不是真野山參及年份。

上了年份的山參鑒定年份不是很簡單的事,15年以下的可以數蘆碗,15年以上的這個方法就不準確了,當然,蘆碗長度、根須什麼的,整體長勢都是判斷的依據,目前還有用紫外線測人參的木質素等等。

黎山現在從上麵密密麻麻的須根基本可以認定這是野山參,人工種植的須根一般不會有這麼多,年份他從整體估計應該在百年以上,具體他拿不準,他仔細鑒賞後遞給陳華泰,兩人又交換了下意見,整體來說沒看出作假的痕跡,說明這是一隻百年以上的真家夥。

黎山又征求小寶意見從上麵截取一小點須根,放進嘴裏試嚐。

藥味很濃,比一般的野山參濃多了,不過百年以上的山參他以前也沒嚐過,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標準。所以也沒有在這上麵標示驚訝。

陳瑤將山參在電子秤上稱了重量,530克,近年來發現的野山參最大的就是330多克,小寶這隻山參已經比那支大200克。

黎山是個古板的老人,他對小寶說:“周小友,這株山參應該是真的,這是個寶貝啊,自己留著有很大的收藏價值,價格也會一路攀高,關鍵時也是一位救命的良藥啊,不瞞你說,這麼大的野山參流入市場,將會引起轟動,你確定要賣嗎?”

小寶心理碎碎念,不賣我來你這裏幹什麼?吃飽了閑著,但他也知道這個黎老是真心為他好,於是笑著說:“這是我一個朋友,家裏遭了點難,才起出這株野山參拿來賣換點資金周轉,這株山參他家裏看守了三代了,這次也是不得已,所以賣是一定要賣的。”

陳華泰在旁邊點點頭,問小寶,“你這個朋友開價多少呢?”

“我這個朋友啊,雖說家裏守這株山參守了幾十年,但現在父輩已經不在了,他本人也不懂這個人參行情,就交給我,我也不懂,您們兩位老爺子看著給吧,我相信您們不會虧待我。”

“這樣啊?我們商量下。”

小寶知道他們有話要私下談,變借機上廁所避開,給他們一個商量的空間,小寶上了次洗手間,又在外抽了一支煙,這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