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撲朔迷離(1 / 2)

平靜了許久,男人終於放下手中的杯子,原來是旁邊的另一人對他提醒一句,令他想起之前村長的警告。

“我…我有說錯嘛,當年的事,咱村裏人誰不知道,要不是村長把它壓下來,沒報警,哪能來今天的這些女人,那群人早就進牢裏吃牢飯,我…我說的是事實!要不是當年的事搞得人心惶惶,咱們這群人,也不用天天困在村裏……”他的聲音越發沒有底氣,等到眾人從震驚中驚醒,男人早就不見了蹤影。

眾人連連搖頭,紛紛望向男人的背影,枝繁葉茂的景色,映襯著他的匆忙與狼狽。

末笙仔細回味男人剛才的話語,終於從其中發現一絲重點:苷村,已經出現人命了,而且,不知一條。

這裏,比末笙想的還要糟糕。

劉玉林沒有報警,隻是暇裝鎮靜地壓下來,看來,他早就已經和人販子達成同夥了。

這樣一來,末笙的逃離計劃,豈不是難上加難。

原本以為劉玉林是個書香子弟,沒想到,早在多年前他就與人販子同流合汙,幹一些見不到人的買賣了。

不僅苷村,就連苷村中的人,都被關押在村子裏,不得外出,從這點看,這裏,簡直就是一個隱藏的監獄,除了大部分的行走言論自由,其他的,同狹小昏暗的勞改犯監獄相比,又差多少呢?

這一點,與末笙猜的差不多。

畢竟苷村的人販子能夠肆無忌憚,還不是因為根基深。

當初在華興大廈那麼多人裏,徐良他們依舊行動自如,能在那麼繁華的地界帶走一個人而不被發現,看來,他們確實有背景。

劉平生卻睜大了眼睛,他思索的,並不同於末笙:這丫的不是變著相地說他和末笙的嘛,說白了還不是嫌劉家對末笙太好,怕她蹬鼻子上臉,再惹出事故嗎?

不過,聽他這故事,無頭無續。

光從語句上:人肯定已經死了好久了,要不然肌膚怎麼可能腐敗地那麼嚴重,散發惡臭味。嬰兒的出生日期是在被發現的前兩天,而人們又是聽見嬰兒的哭聲才趕來營救,這麼說的話,女人死亡的日子應該在被發現的一天內,可是,這怎麼越來越沒譜了?

老人死了那麼久,難道女人一直守著!那最後,女人為何上吊自殺,而村裏人,在出事之前根本沒見過兩人,他們二人,又是如何躲避村裏一眾人的耳目回到屋內的?

理論上,老人與女人,為什麼偏偏死了?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與他人,究竟有沒有關係?

這一切,大多撲朔迷離。

劉平生喝下一杯橘黃色的茶水,瞳孔突然急劇收縮:等等,人心惶惶?這小子說話還有隱瞞?果然是故意的。

就如同劉平生對苷村的了解,對李玫環和杜無玨的了解一樣,隻有說不盡的問題,但對於答案,沒有一點思路。

……

午後的天氣比較晴朗,末笙想起以前,炎熱總會在開學後有所減弱,但在這裏,似乎毫無變化。

末笙獨自一人喝下杯中最後的酒水,抬頭望著周圍,一片狼藉,自從男人離開後,這裏的氣憤確實壓抑了不少,末笙也從未想到,在這麼個封閉的小山村,會有如此血腥殘暴的一幕,仿佛每知曉苷村多一點,驚嚇就多一點,而劉家,開始成為是末笙認為最幹淨最安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