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世界之中走來,再向世界之外走去,這是每一個人的宿命。

孤獨與迷茫,悲傷與疼痛,在輪番上演之中,似乎雕琢了一幕又一幕悲劇。

於是,大概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隱秘的地方。

那是一間黑暗的屋子,裏麵埋藏著曾經愛過的人,或者不願提及的事。

在匆匆行進的光陰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滿頭銀發,又爽朗笑著的老人。當陽光穿過樹梢,映照著他們不再年輕的笑容,這樣的畫麵足以令人感動。

轉念一想,他們的生命要經曆多少痛楚,才走到如今的滿臉皺紋?他們的內心又需要多少次拂拭,才能發出如此清朗的笑聲?

對於那些帶來傷害的人或事,人們往往會念念不忘,並且慣於沉溺其中,一次又一次讓疼痛繼續,使傷口不愈。

生而在世,受苦最能突顯堅強的靈魂,它的特征就是那些傷口痊愈之後的疤痕。

傷痛多了,才慢慢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練就了一身的“武藝”,不會被任何東西打倒。越是痛苦,越是艱難,越是流血,越能挺住,像冬天的大樹,昂然挺立,堅韌不拔,迎著風霜雪雨,從不畏懼。

傷痛多了,開始欣賞那個每一次自我掙紮後破繭而出的自己,欣賞那個“內有驚雷,麵如平湖”的自己。

歲月,總是帶給我們磕磕絆絆的傷痛。

但誰說磕磕絆絆、跌跌撞撞之後不會有回甘的雋永芬芳呢?

但要堅信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堅強,並讓它泛著柔和的光。

無論多麼漆黑的夜,最終都會有一個耀眼的黎明。它的光芒,會照亮我們所有受過的苦,以及我們未來的道路。

你若不傷,歲月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