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你”的距離(1 / 2)

就這樣吧。

假若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哪怕有千萬種阻礙,你也會去做;假若你不想做一件事,那也大可以給自己找千萬個借口不去做。

就像我當年死死守住的暗戀一樣。

怎麼能告白呢?明明知道他喜歡的不是我這種類型的女孩。萬一告白失敗,連朋友都做不成怎麼辦?我隻要在他身邊看著他,就已經足夠幸福了啊,真的足夠幸福了……

在告白與不告白之間搖擺,我坐在那裏,和我喜歡的人之間,山迢水遠,永遠都隔著一個“我”的遙遠距離。

什麼都不做,什麼也沒有發生,然後一切就都結束了。

我知道裏裏那個閃閃發光的夢想,實現起來並不簡單,也並不現實,簽證怎麼辦?在異國他鄉遇到壞人怎麼辦?找不到打工的工作怎麼辦?身無分文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細細考慮,問題無窮無盡。

但這世上也總有那麼一些人,把不簡單、不現實的事情變成了簡單的現實。

Marina就是其中一個。

Marina是我在一次徒步時認識的朋友。

當時,是深夜,一群睡不著覺的驢友坐在青旅的咖啡室閑聊。我和Marina坐得近,彼此自我介紹後,她告訴我,從她第一次獨自旅行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我愣了,怎麼可能?難道你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開始旅行了?

她笑了,她的第一次旅行是在高三的暑假。

Marina那天穿一件亞麻襯衫,一條素色的長裙,半長的垂肩發隨意散落下來,笑起來時眉眼彎彎,怎麼看都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女人。而且,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四處旅行的女人。

她卻說她已經四十一歲,已經遊遍世界。

歲月好像沒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跡。

仔細看,她眼角的細紋、眼底的波瀾不驚的確會暴露她的真實年齡,但她說起話來,笑起來的時候,完全還是年輕人的模樣,整個世界就像一個還未完全打開的糖果罐,不管經曆多少、年紀多大,她始終帶著年輕人式的躍躍欲試的欣喜和期待,注視著這個世界。

Marina和裏裏一樣,從高中開始就冒出了要走遍全世界的想法。

和裏裏的天真夢想不同,Marina從那時開始就已經在考慮怎麼去陌生的國家,在陌生的地方怎麼生存,並且開始磨煉自己的身體和生存技能。

以優異的成績和漂亮的社會活動簡曆,拿到美國某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這隻不過是開始。

在美國念書期間,Marina靠自己打工的錢買了一輛二手車,和她當時的男友一起跑遍全美。畢業後她在美國簽了工作,薪水不算太高,但她看中的是假期多,足夠她四處去旅行。

如今,這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幾乎已經走遍了地球的每個角落,從北極到南極,從西非到東亞,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從一條河到另一條河,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

就這樣吧。

假若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哪怕有千萬種阻礙,你也會去做;假若你不想做一件事,那也大可以給自己找千萬個借口不去做。

就像我當年死死守住的暗戀一樣。

怎麼能告白呢?明明知道他喜歡的不是我這種類型的女孩。萬一告白失敗,連朋友都做不成怎麼辦?我隻要在他身邊看著他,就已經足夠幸福了啊,真的足夠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