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就聰慧過人,酷愛讀書。母親在學校的圖書館工作,裏麵藏書還是挺豐富的。他還在學齡前,就經常去那裏拿一摞書回家看,到了小學一年級,據當時的鄰居後來說,發現他已經在看水滸傳了。
四大古典名著,小學就看完了,當然紅樓夢是硬看下去的,初中又看了一次才能看進去稍看進去點。其他的,各種時代的曆史,演義等,看得就太多了。家裏是不管他看書的,所以金庸,梁羽生等武俠,也幾乎看全了。
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成績好,也經常參加鎮裏,縣裏,甚至市裏的一些競賽,常取得好成績。尤其一次市裏的競賽,全縣隻有三個人取上了名次,需要去市裏領獎,要求家長去。從來不願請假的父親毫不遲疑的和老師一起陪他去了市內。
在父母的影響圈裏,都在傳說他,從小就被稱為大學料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可不象現在擴招,上大學非常難的,連高中,能升上去的也就不到百分之二十。
剛上高中,就有一個家境非常好的女孩喜歡他,後來一問原因,這個女孩的父親是個國營企業的經理,曾經是葉奕凡的父親的學員。在女孩從小時候起,就經常聽父親說葉奕凡的各種傳說。
高中之後,競爭激烈起來,但在高三,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全校的前三名,前兩名經常換人,但他總是成績最穩定,第二次模擬考試,他在班級依舊是第一名,並超過第二名40多分,在全校是第二名。
他所在學校雖然不是重點,但曆史非常悠久,好教師也多,當時升學率還挺高的,加上專科什麼的,基本百分之四五十以上可以升學。以往平均每年,能考上一兩個清華北大級別的,可以說光明的前途正在等待著他。
但沒想到的是,第二次模擬考試,是他最後的輝煌,從那以後,一切都變了。
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患有一種病,叫做先天性室間隔缺損,8歲的時候,父親帶著他進京檢查過一次。
當時有一個據說是這方麵的名醫,用手在他後背放了一會,就判斷他這個病實際上特別輕,幾乎不需要治療,不影響生活,唯一影響的,一是升學,二是參軍,因為聽診器一聽,就明顯有雷鳴般的雜音,在升學參軍的體檢是通不過的。
後來各種儀器也詳細檢查了一下,和醫生判斷的情況差不多,左右心室間,有一個綠豆大小的缺損。
一方麵手術費用實在是普通家庭無法承受的,另一方麵,當時條件也不完善,手術有5%的死亡率。反正有影響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所以父親征求了他的意見,他自己也不想做,就回去了。
此後,他幾乎把這個事忘了,因為生活確實沒受影響,各種體育活動無障礙的參加,尤其高中時,喜歡上了打籃球,在班級還是主力,一場打下來,中間都不用休息。高二時學校辦了一次長跑比賽,一百五十多男生參加,他還是前三十名。
直到學校體檢之前,父親說領他先到醫院找找關係,怕這個病出事,他才有些不安起來。和班主任老師請假,也說了原因,老師當時就覺的不妥,但想到他父親可能有把握,就沒說什麼。
去了醫院,他父親認識一個副院長,給領到體檢大夫那裏,大夫用聽診器在他心髒周圍一聽,馬上臉色就難看起來,說這事沒法辦了,哪怕心髒附近一個位置沒有雜音,他都可以幫忙混過去,可心髒周圍所有地方都能聽到特別大的雜音,他就不敢讓過關了。
後來找了體檢的主管大夫,結果這個主管也說不行。父親又想方設法到處送禮找關係,但都沒有擺平,等老師知道了事情後,說他當時就感覺到醫院找關係不妥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人代替體檢,他以前也遇到過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