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1 / 2)

怎麼和水滸傳上勾欄裏的唱戲人一個名字呢?

麻九有些納悶兒。

神樓、青龍頭、白虎頭的座位已經賣完了,麻九交了三人的票錢,把門的讓開通道,三人走了進去。

這是一棟完全木結構的建築,幾個人字形的大梁橫在頭頂,大梁上搭著檁子,檁子上掛著椽子,椽子上釘著木板。不知什麼原因,中間的兩個大梁已經向一邊傾斜了,屋內支著大梁的立柱傾斜得更加厲害,好像隨時就要倒塌一樣。

戲台在正對著大門的西側,有兩丈的見方,有半人多高,三麵圍著二尺多高的通透木柵欄,柵欄上畫著藍白相間的花紋。

戲台後麵有一道門應該直通戲房或是化妝房,門洞上遮著一塊拖地的白布,上麵畫著紅臉的關公。

木屋的南北兩麵牆都開著巨大的窗戶,幾乎占滿了整個牆壁,窗戶台也很低,窗戶上糊著亮晶晶的竹篾紙,使得屋內很亮堂。

在戲台和東麵大門之間的空地上,擺放著一排排的座椅,靠近戲台的座椅很低,離戲台越遠,座椅越高,靠大門的位置的板凳比人腰還高。

麻九看到場內幾乎坐滿了各色的看客,隻有南麵靠窗戶的位置有幾張椅子無人就坐,麻九等三人走過去,坐了下去。

一坐下,麻九才明白,原來是這裏太亮,有些看不清戲台,但,場內幾乎沒有座位了,三人也隻能將就了。

在正對戲台的看場中部,有一個一人多高架空的台子,台子挺大,和戲台大小差不多,兩邊有梯子能夠上下人。

這可能就是賣票的所說的神樓了。神樓上擺放了兩張方桌,方桌上都放著瓜果梨桃。

左邊方桌旁坐著三人,中間一人四十左右歲年紀,刀條臉,麵色蒼白,眼睛奇大,像牛眼一樣,穿著綢緞,帶著玉佩,很顯然是個有錢的土豪,他正在飲茶。旁邊兩人穿著黑色對襟短褂,布鞋綁腿,留著短頭發,很顯然是兩個跟班的家丁。

右邊方桌上坐著兩名紅衣和尚,一人較胖,左側額角上有一塊月牙形的刀疤,眉毛濃密,像墳堆上茂盛的雜草,另一人較瘦,臉上像被抽了條,最顯眼的是他隻有半拉眉毛,那僅存的眉毛也是稀稀疏疏,像遭了水災的莊家,東倒西斜的。

兩名和尚的年齡都在四十歲上下,紅色僧衣裏麵似乎織進了什麼東西,有些紮眼。

麻九幾人剛入座不久,戲台上想起了一陣花鼓之聲。

咚咚咚···咚咚咚···

鼓聲時大時小,時高時低,時緊時慢,像報幕的演員在清聲告知,又像某位戲角在婉轉傾述,似風聲,似水聲,似雷聲,似歌,似舞,似樂,似悲,似甘,似苦。

隨著鼓聲響起,一位白發童顏的仙翁一手拄著鐵梨仙杖,一手托著紅木仙盤,走上了戲台。

有些嘈雜的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人人都揚起頭,朝台上看去。

就見這位仙翁的胡須像一縷銀絲,在胸前飄蕩,仙盤裏盛著一枚枚的仙果,看起來很像新鮮的荔枝。

一隻歡快的梅花小鹿蹦蹦跳跳地跟在他是身邊,隻是這隻鹿是直立行走,扭扭捏捏的臀部很招人喜愛,小鹿的臉嫩嫩的,像剝了皮的荔枝一樣。

小鹿的梅花斑點也很誇張,鹿角有些小巧。

仙翁踩著鼓點走到舞台中央,就見他把仙杖朝舞台上輕輕一頓,鼓聲便消失了,很快,悠揚婉轉的笛聲像一陣陣的流水一樣灑向了看客,笛聲陣陣,似紫氣東來,笛聲悠悠,似之音。

喜人的小鹿拿起仙盤中的仙果,拋向戲台下的看客,看客們一陣騷亂,爭搶仙果,鬧得人聲鼎沸,其樂融融。

胖三在混亂之中,渾水摸魚還弄到了一枚仙果,很怕麻九、朱碗主兩人有啥企圖,慌忙剝了皮,一口放到了嘴裏,連果核都嚼碎了,一同吞到了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