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鏽琴啞,隻為往事。
幾朵浮萍在流水中漂泊,讓納蘭容若又一陣唏噓。孤苦的表妹為命運捉弄,他不是也無奈於世事的狂濤嗎?!回不去的過往,到不了的明天,隻有給愛一個了斷,給心一個交代,才是對惠兒表妹最好的思念。
不再有傷痛,不再有混沌,給自己一片如水的清涼。隻憶念表妹的清純,幹幹淨淨的笑容,安安穏穏的舉止。這樣的表妹哪容得他傷心呢,哪舍得他傷心?因為他是她的表哥冬郎,是她青梅竹馬的情感依戀。可多少徘徊能有答案,多少想念能有歸依?納蘭容若從那台階上一步步退下,因為那樓已空,他隻想用這樣的方式和曾經道別。畢竟,她還在,雖然隔了一道道宮門,但一定和他一樣望著天空的同一輪月亮。以弦月為船,渡兩顆心相見;以圓月為歡,畫彼此相依。情感如此,夫複何求呢?
盡管納蘭反反複複地寬慰自己,可又一次次陷入矛盾之中,心頭時時泛起許多的愧悔。她是曾經的她,我是曾經的我嗎?在這種矛盾的痛苦之中,他寫下了情感名篇: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如果都是相見的初心,又怎麼會有畫扇棄於秋風?人心易變,人心難測啊。驪山七夕唐明皇錚錚的誓言話音未落,馬嵬坡一束白綾就了結了楊玉環的香魂。一瞬間就是生死悲歡,堂堂帝王也無奈負了紅顏,這世間還能有誰能真正把握愛情?唐明皇終還是寫下了懷念的《雨霖鈴》,可以惹亡魂的不怨。哪是薄幸的錦衣郎,不曾說半句比翼雙飛的話?
納蘭容若恨自己,多少花前月下,還不曾明明白白說過愛,轉眼卻是天各一方。玉階上,已經生了厚厚的青苔,踏一步,一個踉蹌。
遠處,有寺院的經隱隱約約地傳來。納蘭覺得也許真的該去求問一下佛,讓禪語解心中的迷惑,解那聚散離合的因果。一炷香的祈禱,讓祝福化著嫋嫋的雲煙,不說對錯,飛向遠處的那扇窗,成晨曦的囈語,成暮色的清歡。少年的情懷本沒有濃墨重彩,淡淡的來去也許是最好的結局,解彼此混沌的枷鎖,給她一個再次綻放的機會。納蘭容若重新坐到書房裏,那些文字忽然就似一粒粒種子,掀開厚厚的凍土,在那心中有了別樣的萌芽。他一下子就悟到了,曾經自以為橫卷天下的才識,不過是一滴草尖上的晨露,那看似閃爍的光華,其實沒有多大的包容。所謂的神童、才子誇讚,有多少是因為他納蘭家族高闊的門庭,和他權傾一時的父親。雖然說得到了鄉試和會試的認可,畢竟他還沒有踏上最重要的殿試的華堂。
武要打馬大草原,文想搖扇水江南,哪容得下一個虛浮的心?其實蓬勃向上的追逐,都應該是每一個青春的約定。納蘭沉靜下來,暫時拋卻心底的纏綿,拜徐乾學為師,傾力於筆墨之途。徐乾學,康熙九年(1670)進士第三名(探花),與兩位幼弟徐元文(順治十六年狀元)、徐秉義(康熙十二年探花),號為“昆山三徐”,為天下共知的江南大才子,統領當時的各種書典的編撰。家中藏書彼豐,其“傳是樓”,為南北著名的藏書樓,有“傳是樓藏書名甲天下”之說。徐乾學不僅有才,而且更識才、惜才、愛才,康熙十一年(1672),他任副考官之時,正是他的慧眼識珠,重新評定落卷,讓幾近埋沒的韓菼,榮登當屆狀元,成為一時名臣。
鎖鏽琴啞,隻為往事。
幾朵浮萍在流水中漂泊,讓納蘭容若又一陣唏噓。孤苦的表妹為命運捉弄,他不是也無奈於世事的狂濤嗎?!回不去的過往,到不了的明天,隻有給愛一個了斷,給心一個交代,才是對惠兒表妹最好的思念。
不再有傷痛,不再有混沌,給自己一片如水的清涼。隻憶念表妹的清純,幹幹淨淨的笑容,安安穏穏的舉止。這樣的表妹哪容得他傷心呢,哪舍得他傷心?因為他是她的表哥冬郎,是她青梅竹馬的情感依戀。可多少徘徊能有答案,多少想念能有歸依?納蘭容若從那台階上一步步退下,因為那樓已空,他隻想用這樣的方式和曾經道別。畢竟,她還在,雖然隔了一道道宮門,但一定和他一樣望著天空的同一輪月亮。以弦月為船,渡兩顆心相見;以圓月為歡,畫彼此相依。情感如此,夫複何求呢?
盡管納蘭反反複複地寬慰自己,可又一次次陷入矛盾之中,心頭時時泛起許多的愧悔。她是曾經的她,我是曾經的我嗎?在這種矛盾的痛苦之中,他寫下了情感名篇: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如果都是相見的初心,又怎麼會有畫扇棄於秋風?人心易變,人心難測啊。驪山七夕唐明皇錚錚的誓言話音未落,馬嵬坡一束白綾就了結了楊玉環的香魂。一瞬間就是生死悲歡,堂堂帝王也無奈負了紅顏,這世間還能有誰能真正把握愛情?唐明皇終還是寫下了懷念的《雨霖鈴》,可以惹亡魂的不怨。哪是薄幸的錦衣郎,不曾說半句比翼雙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