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猴子喝了一口水囊裏的水,他跟著大部隊已經走了三天,深入大衍河的源頭。剛開始大家夥還能騎馬,但後麵入山的路可就艱難了,沒有好體力是很難行進的。
之前隻是以為這大衍河是部分斷流,枯水季節而已。兩岸蘆葦叢中,時不時能找到散落河床底部的屍骨與死魚臭蝦的遺存。但隨著薩滿順著源頭走卻發現了不同尋常,斷水通常是因為上遊降水減少,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然而,這次斷流卻非常突然毫無預兆,就像大衍河的上遊被在什麼地方徹底截斷了一般,這種情況十分罕見。
此時大家夥三三兩兩的坐在地上,隻一大幫子人浩浩蕩蕩的兵分兩路,其中一路是去大衍河主要的源頭老荒嶺之內,老荒嶺已經是出了遼城地界,深入溪城。另一隊就是馬猴子所在的這一隊,這一隊便要去那衍水甘甜之源,位於大青山內的龍首溪。
大青山裏頭有一條溪流自山上而下,注入大衍河,這是一條活水也是一條甜水,不僅味道甘甜,而且似有靈氣一般。
人們都傳說千年前遼河水自冀而來過蒙、吉,沿途千餘裏,至遼後河水稀少,時值大旱,遼河斷流,沿途百姓無以為生。
此時有青、黃二龍自天飛過,有大能者騙鎖二龍化為河水,以百年期約。一龍水黃為渾,一龍水青為衍。二龍憂憤,不甘被鎖。黃龍年年必要發水傷人,數次改道,因此大能斬黃龍於野,以降服其不遜。
黃龍即死青龍聞之垂淚,龍首溪苦水流入衍水,一時間衍水赤紅苦澀難喝。後遼國國主篤信佛法,一夜二龍入夢,哭訴遭遇。後國主蘇醒便命人修建舍利塔供奉黃龍之魂魄,此塔空心,以佛寶化解黃龍之怨。
從那後之後龍首溪的水才轉苦為甘,沿途諸村以此甜水為生。因此龍首溪是極有象征意義的,甚至比大衍河的另一源頭更為重要。
可不知怎麼地,剛要遷都,這條溪流就斷流了,城中漢人百姓便以此做文章,說大汗無德,天絕龍首溪。
從遺鼎山遠眺大青山,大青山連綿起伏圍繞遼城,清氣蒸騰,東方微紫,騰雲紅霞,如盤龍繞城,那條斷流的小溪就是從大青山龍頭的位置流下來的。
風水風水,有風有水,風是氣,遠觀山脈隱約可見的雲霧就是山的氣,這山原本是屬陽的,但最忌諱聚陰山,就是說這山過於筆直陡峭,形成一個凹陷,陰氣出不來,久必生患。不過,圍繞遼城的山卻非常緩,遼城的地勢也微高於周圍,然而人們並沒有明顯感覺。
遼城幾乎是被這大青山圍攏在山內的,從地圖上最直觀的來看,就猶如二龍環抱,一龍為山,一龍為水,二龍龍頭不遠就是遺鼎山,此山不高,猶如土饅頭。
據說是神仙煉藥遺鼎於此,這樣的風水就是那不可多得的二龍戲珠。
其實曆朝曆代建都都是有講究的,不是平白無故選個地方就建的,像過去的古都,那必是四通八達,地勢平緩,有山有水,這樣才能夠長治久安。
這遼城古時曾為一國之都,可惜成於二龍戲珠,敗於二龍戲珠,因為這風水主君臣不和,父子相殘。
其實,就算風水不是這樣,曆史上為了皇位之爭產生的你死我活也少不了。
大汗既然有意遷都,那這都城的興建選址何時動工就必須由薩滿們來卜算。這種敏感時刻,龍首溪斷流是一個極為不詳的征兆,這很有可能影響遷都的成敗,因此這才有了之前大小薩滿出城調查,知事府防衛空虛的結果。
“師傅,您餓不,我這兒還有硬套貨,特意孝敬您老的,來,您先擦擦汗。”時值中午,猴子的小徒弟十一抽了巾帕遞給了正在原地休息的馬猴子,馬猴子也沒有客氣的接過來胡亂的擦了擦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