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選皇貴妃?(1 / 3)

溫婉不孝祖母的流言這幾天越傳越烈,大臣們其實多少都聽說了一些,

但誰也沒想到要在早朝上提出來,更別提是彈劾了。

周正此言一出,大臣們都變了臉色,而素來重規矩的大學士梁政則當即道:“周大人既然知道那是坊間流言,就該先去分辨一下真假再來與將軍和諸位同僚說,

還是說,周大人為官一世,還不明白我等言官隻要在朝堂上提出來,就已經暗含了彈劾的成分?”

傅氏皇族雖然隻留存了五代就亡了,可天玄卻是一個極其古老的王國,

三國一部,天玄建國最早,斷斷續續數千年,不管王朝如何更替,天玄這個名字始終如一,

曾經也有野心勃勃的帝王想要改了這個名字,開辟自己全新的王朝,

可事實證明,無論是天玄內部的百姓,還是外界與天玄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兩國一部都隻認天玄這個國名。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世的王朝都延續了天玄大地上第一個王朝的許多特色,

譬如文武百官皆可上諫言帝王,下彈劾同僚,

但與此同時,如果彈劾內容失真,尤其是涉及到朝中大臣,就會落得個構陷同僚的罪名,

所以天玄建國初期,言官們在朝堂上一直都謹言慎行,唯恐被抓了把柄,

到了後世,朝中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壓過了這定義本來就不是很清晰的律法,

可是梁政身為文淵閣大學士之首在這種時候提出來,那就必須得正視了。

周大學士和梁政素來不合,但是前幾日謝淵渟當眾斥責梁政後,周大學士就以為在針對謝淵渟夫婦這件事上他與梁政的立場是一致的,

沒想到梁政居然如此強勢的反駁他,周大學士斟酌了半晌,才道:“梁大學士何必上綱上線,

坊間流言,你不會沒聽到過,而且老夫可不是信口雌黃,

而是溫國公夫人的娘家人實在不忍看年邁的溫國公夫人股神守宗祠,才委托我與將軍言說一二,

別的不提,溫國公夫人耳順之年還在孤身一人守宗祠,這總不是假的吧?”

“這……”

梁大學士一時無言,的確,溫國公夫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去守宗祠,的確不像是日子過得好的樣子,

而溫家眾人之前還遠在靖北,留老夫人一個人京都,怎麼都算不上孝順。

怔了怔,梁大學士便回過神來,對著高處的謝淵渟拱手道:“溫國公府家事老夫所知不多,

但如果夫人的不孝之罪名真的落實了,難免影響新朝天威,

不知此事,將軍可否向諸位同僚解釋一二?”

事到如此,謝淵渟一句話也不說,總歸是說不過去,

何況就算有他在,溫婉依舊可以登臨鳳位,但他也不想讓溫婉背上不孝的罵名,

正欲開口,站在隊伍中的溫賢便道:“這件事,就由我來向諸位大人解釋吧,

我是當今溫國公府的主人,諸位總不會以為謝將軍比我還要了解我溫國公府的事情吧?”

事關溫國公夫人,周大學士卻一來就把不孝的名字扣在了溫婉的腦袋上,

以至於大家都忘了,這朝堂上,還有一個姓溫的人。

聽溫賢的語氣,眾人都暗忖溫國公夫人的事情當是另有隱情,謝淵渟卻不讚同的叫了一句,“二叔!”

溫賢與他不一樣,他冷待溫國公夫人,頂多就是被人私底下議論人情冷漠,

可溫賢是溫國公夫人的親子,事情一旦傳出去,即便溫國公夫人有過在先,溫賢還是會落下一個不孝的罵名,

畢竟在某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眼裏,別人的父母無論犯下怎樣的罪孽,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謝淵渟對溫家人素來不錯,但鮮少稱溫賢二叔,聽到這熟悉又陌生的稱呼,溫賢怔了一下,隨即冷靜下來,笑道:“將軍稍安勿躁,左不過是自曝家醜罷了,

溫國公府在這幾年之間什麼沒經曆過,我不怕,我相信阿婉也不怕,

事實具在,誰若是不信,盡管去查便是。”

他說著,朗聲道:“近幾日的坊間傳言我也聽到了,知道諸位同僚對我溫國公府的瑣事都很關心,今日就讓諸位聽歌明白,

家母的確是在宗祠,不過我溫國公府還不需要一個年邁老老婦來守宗祠,

讓家母去宗祠,名為守宗祠,實則是思過。”

溫賢頂著滿朝文武好奇的眼神將老夫人當初犯下的罪孽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