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內刀劍之聲不絕於耳。
穿過正門來到羅漢堂,隻見不遠處一排少林僧人以頭點地,倒立修行,還有僧人以搶尖抵住脖頸,將一把長槍抵的彎曲如弓。
“少林寺外家功夫端地是不弱啊”,淩七翎暗自心道。
旁邊一群僧人正演練少林羅漢掌法,有的單練,有的合演,當真是眼花繚亂。
向前走著,來到戒律院,便知道刀劍之聲的來源,左側應當是戒律院的弟子在修煉達摩菩提刀法,右側是在練金剛伏魔劍法,還有的耍降魔禪杖。
看來這少林寺卻是武學聖地,要不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呢,淩七翎暗自想著。
其實他哪裏知道,此時少林寺方丈法惠已感少林要遭劫難,是以少林寺上下都在潛心學武,少林寺各首座需學般若係列內功,包括《般若太虛真經》、《般若太玄真經》、《般若空明真經》等心法,而少林弟子的般若羅漢陣棍法、金剛伏魔劍法、達摩菩提刀法,各種金剛不壞之功,大金剛掌法,各擒拿功法,當真是五花八門、花樣繁多。
一個人無論自己武功多高強,見識多廣博,來到少林寺這種地方,看到那卷帙浩繁的佛學典籍,浩如煙海的上乘武功心法,都不免會覺得天地之大,江湖之遠,自己終究隻是滄海一粟。
邊走邊看,他隻覺得呼吸不暢,心中氣血翻騰,頭腦一熱,竟然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時,身上的劍傷已上了藥。
此時走進來一個和尚,五十歲上下,蓄著一把長長的胡須,身穿紅色袈裟,神態從容,態度甚是和藹可親。來者正是少林寺知客堂首座發難大師。
淩七翎剛想翻身下床,發難趕緊上前說道,“施主不要妄動,”又忙扶淩七翎靠在床頭。
淩七翎說道,“還沒請教大師法號?”
法難道:“貧僧法難”。將手輯到胸前。
淩七翎道:“在下淩七翎,見過法難大師。”
法難微微一笑,“淩大俠無需多禮,你劍傷雖不礙事,但是身體卻十分虛弱,想是十幾天來長途跋涉,少進飯食,卻大量飲酒所至。”
淩七翎道,“大師明鑒,正是這般。在少林寺中,我也覺得劍傷不甚要緊,卻冷不防暈倒了。”
法難又為淩七翎把了脈,隻見閉了雙目,眉頭微微一皺,說道,“淩大俠,俗語說‘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你近來是否情誌不暢,心悶氣短?”
淩七翎越發覺得法難大師醫道高深,便說道,“實不相瞞,此次上嵩山,是想求少林寺收為弟子。”
法難大師說道,“淩大俠成名已久,自己也是名門弟子,更何況淩大俠劍法卓絕,乃當世劍客豪俠,何以要投身少林呢?”由於天寒劍在江湖上鬧得沸沸揚揚,無數武林豪傑都想瞧一瞧少林寺的天寒劍,是以法難大師才對淩七翎這樣的劍客入少林產生疑問。
“在下……”淩七翎剛要說出口,卻又欲言又止。
法難大師說道,“施主既然有傷,不妨在此修養時日,但是天寒劍著實不在我少林寺中,阿彌陀佛!”
淩七翎大是驚奇,“天寒劍?”他因妻子亡故,便遊曆名山大川,於武林中大事早已不再關懷,武林大會等大事他自然也不知情。是以當法難大師說天寒劍不在少林寺中之後,他大感驚奇。
法難大師說完,便不再逗留,徑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