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鹽堿地的難題(1 / 2)

“我聽張寶亮說,你有辦法提高農作物產量,我想問問,能不能幫我們的鄉親,提高產量?”

“提高產量,不光鄉親們收獲的糧食增多,咱們集團得到的糧食也增多,能賣更多的錢。”

“總的說來,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不知富貴你願不願意幫我們?”

雖然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但各村的土壤卻不同。

有肥沃的土地,有貧瘠的土地,還有鹽堿地。

鹽堿地即是鹽堿化的土地,與荒漠化的土地有些類似。

鹽堿地主要的特點是,土壤鹽堿化,留不住水肥。

把農作物的種子,種進鹽堿地,種子被鹽堿熏死,無法生長。

鹽堿地還有個特點,不斷擴張,把優質土壤變成鹽堿土。

正如人的肌膚上,出現傷口,化膿,如不治療,膿瘡就侵蝕周圍的肌膚,導致傷口不斷變大。

鹽堿地的治理,是個世界級的難題。

卻沒啥好方法。

鹽堿地早起,鄉親們在田地上種一些耐鹽堿的農作物。

當鹽堿嚴重,土地就荒廢。

別說農作物,連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在鹽堿地也極難生存。

吳富貴說,“我倒是有方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是,能否提高鹽堿地農作物的產量,說實話,我心裏也沒底,需要試一試。”

他不能打包票,需通過實驗,通過鹽堿地的反應,才知是否有效果。

王雲霞說,“好啊,隻要你願意試,那就行。”

他們村的鹽堿地,是老大難問題。

從上上一任的村長開始,就為根治鹽堿地,四處奔波,找政府,找農科院。

農技專家來過他們村,取走土質,研究了好幾年,都沒研究出治理鹽堿地的辦法。

這些年他們村死心了,放棄了,不去管鹽堿地,能種幾年就種幾年。

等到鹽堿地徹底報廢,無法種植時,就放棄這塊土地。

王雲霞今日聽張寶亮說起,吳富貴特牛,往他們村的菜地裏,噴灑營養液,結果是蔬菜保鮮期延長,品質變好。

張寶亮把吳富貴吹得特牛逼。

王雲霞心動了。

當然,並非愛上吳富貴。

而是請吳富貴去他們村,治療鹽堿地。

吳富貴請王雲霞坐他的車,去他們村看鹽堿地。

王雲霞讓吳富貴開車先去,她騎電動車,跟在後麵。

她騎著電動車來鎮上的。

總不能把電動車放在鎮政府吧。

吳富貴之前沒去過李家村,不過,也不需道行。

找了幾個路人,打聽出李家村的大概位置。

就來到李家村。

吳富貴把車開到李家村西邊。

在這裏有大片的田地。

與其他位置的田地不同,這裏的田地上,種植的不是蔬菜,也不是農作物。

而是鬼子薑。

當然,這是他們這裏的叫法。

鬼子薑的學名叫菊芋,跟土豆類似,長在地下。

不過,鬼子薑在地上長出3米高的莖稈,上麵還開著黃花。

鬼子薑既可以當做菜,也是一種藥材。

鬼子薑的生命力極其頑強,還是宿根生植物,隻需種植一次,之後就不需要種植了。

“我聽張寶亮說,你有辦法提高農作物產量,我想問問,能不能幫我們的鄉親,提高產量?”

“提高產量,不光鄉親們收獲的糧食增多,咱們集團得到的糧食也增多,能賣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