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顧宇溯一直覺得他媽對他有些誤解。

比如他媽一直堅定地認為他很喜歡他的名字。

再比如他媽覺得他很堅強,沒媽也能活蹦亂跳地長大。

所以他媽因為私自注射實驗藥物罹患惡性腫瘤去世,還把遺體捐給了醫學研究的時候,顧宇溯有些鬱悶。

雖然顧宇溯他爸為此已經鬧心了很多年,但為了引導他正麵看待這件事,他爸給他講了很多名人的事例:

德國醫生福斯曼成功將導尿管插進了自己的心髒發明了心髒導管術,獲得了195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澳大利亞醫生羅賓·沃倫親口喝下幽門螺旋杆菌成功驗證其可以導致消化道潰瘍,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用自己以身試藥,因為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而顧宇溯他媽給自己注射實驗藥物,卒。

總結這件事,顧宇溯他爸得出一個結論,顧宇溯他媽運氣不大好。

由於從小一放假就被他媽帶到實驗室去陪她工作,顧宇溯很少去公園、動物園、博物館和遊樂場,導致後來顧宇溯長大以後的人生理想有很多:比如環遊個世界,比如去考考古找個文物,再比如當個富豪之類的,卻唯獨對醫學這茬事沒什麼興趣。

高考報誌願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填了金融專業,他爸看了看,對他說:“你的運氣隨你媽,一向不大好,這種投機倒把的事你幹不了,學醫吧。”

後來分專科的時候,他原本想選個兒科拯救一下祖國的花朵,他爸看了看,對他說:“你的性格隨你媽,一向不會說話,這種考驗溝通的活你幹不了,學神經科吧。”

再後來選課題的時候,他已經看好了血管方麵的項目,他爸看了看,對他說:“你……”

想了想,編不下去了,他爸索性直接說:“我Huntington的課題缺人幹活,你先過來給我把課題結了。”

顧宇溯:“……”

顧宇溯畢業的那一年,他爸心情一好,打了個報告,申請去援非了,剩下一攤子事都扔給了他。

他爸媽參與研發也就是他媽私自注射的那個基因編輯藥物GHS380在改進、改進再改進之後終於通過了III期臨床試驗,被批準上市用於早期Huntington舞蹈病的治療,這是世界上首個獲準上市的基因編輯類藥物,對於整個學術圈都是地震級的影響。

這個藥物上市之後,接連收獲了各界的肯定和國家級獎項,頒獎的那一天,顧宇溯代替自己去援非的父親以共同研發者的身份站在了台上。

內科的秦主任作為後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組織者,代表獲獎者講話:“這個藥物能有這樣的成績,除了感謝我們整個研發團隊的辛苦付出之外,更要感謝患者們的信任。我還記得我們第一代藥物的第一次臨床試驗中,實驗組的八名患者有五名在短期內就罹患了惡性腫瘤離世,那場實驗的結果對於我們整個團隊而言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可患者們卻主動提出捐贈遺體用作進一步的研究。如果不是當年所有患者的支持和犧牲,我們不可能這麼快突破難關。今天我們請到了當年那八位患者的家屬來到現場,借這個機會,我們想再次向他們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