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輕想法是好的,但是你的資金從哪裏來,合作方從哪裏找。”
“年輕人創業我們是很鼓勵的,但切記不要好高騖遠,你的腳有多大就穿多大的鞋,不合腳的鞋穿了非但走不遠,還會狠狠的摔一跤。”
李明珠開口,“劉局,這塊你不做,遲早有別人要來做,恒良區東麵臨海,西麵又和南亞國家相鄰,地理位置條件優渥,南州市握著這麼好的環境遲遲不開發,不就是沒等到合適的項目嗎。”
劉局喝了一口茶,“你覺得你的項目就是最合適的嗎?”
李明珠笑了一聲,“劉局覺得還有比它更合適的嗎?”
劉局停頓了一會兒,道:“確實沒有更合適的。”
他話鋒一轉,“但你的項目太大,聽到現在我隻聽到你紙上談兵,你的供應商,合作商,還有政府批準以及政策問題,這些你要怎麼解決。”
“這個項目投資上億,政府那邊的文件你要怎麼批下來?”
“小夥子太年輕了,如果這些項目都像你口頭說的這麼簡單,那我們直接超英趕美日產八萬畝糧食了。”
劉局笑的開懷,好似把李明珠的話當成了童言無忌。
他轉頭和曾輝聊上了‘發燒’了四年的藥材熱,又說趁著還熱的時候多收購一些,藥材這東西就是要屯,屯好了就賺錢。
劉局不再理她,李明珠拿著策劃書幹巴巴的坐了半個小時。
回去的路上,曾輝安慰她。
“你的項目確實太大了,我們哪兒有這麼多啟動資金啊,況且你還想國內外合作……你高中都還沒讀完呢,別想得這麼不現實。”
策劃書被放進了書包,看樣子是要拿去積灰。
曾輝道,“我們先賺兩年,了解一下市場行情,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起……”
他開始和李明珠說大道理,一直沉思的李明珠突然清醒過來。
她壓根沒聽曾輝在說啥,像是猛地想通了什麼,話題一個大跳躍的問道。
“曾叔,你手上還有多少茯苓。”
“庫存還挺多的……”
“趕緊出掉。”李明珠道,“明年出會賠的血本無歸。”
曾輝,“怎麼會呢!現在藥材市場熱著呢。”
“熱了四年了,還不夠你涼的嗎。”
“別想多了……”
李明珠慢條斯理的解釋,“你聽我的不會錯,出掉它,然後我們去龍襄村一趟。”
她寫了八個字給曾輝:盲目擴種,資本退出。
李明珠靠在椅子上,“這就是理由,明年保證血虧。”
曾輝半信半疑,開口,“那你怎麼不和劉局說一下?”
她有些少年意氣,撐著下巴,“我有什麼義務告訴他。”
曾輝:……好記仇!
……
龍襄村位於恒良區的郊區,十分偏遠。
從恒良區駕車去龍襄村需要經過一段盤山公路,進鄉的路十分複雜,車子開不進去,最後二人隻能下了車,走山路進去。
李明珠先前偶然和曾輝到這裏收購藥材的時候就注意到,龍襄村盛產黨參,在村裏有大片的培育土地,因為沒有規劃種植基地,種植的十分散漫,但耐不住這地方的天然地勢優勢,長出來的黨參比外麵的大一倍,是個絕佳的種植場所。
龍襄村因地勢比較偏僻,黨參無法大麵積對外銷售,收購商每次在龍襄鄉采購黨參都隻能靠人力帶出去,導致鄉裏的黨參大部分屯在倉庫裏爛死。
李明珠了解到這個情況,頓時打上龍襄村的主意。
她一直掛在心裏,準備作為後招使用,一旦經濟發展局那邊指望不上,兩人立刻就來了龍襄村搞事情。
李明珠深一腳淺一腳的在山路上走,“有人需要,就有市場,藥民受利益驅使,什麼賺錢種什麼,但是藥材店的需求量不變,供過於求,你手上的茯苓現在的市場需求已經飽和,等明年藥民的茯苓累積提供,茯苓的價格會直接跳水,別說賺錢,回本都困難。”
曾輝:“你怎麼了解的這麼清楚?”
“曾叔,你收購藥材的時候都不和藥民聊天嗎,這些東西多聊聊就能察覺到,我們這半年走了多少個山頭,種茯苓的有多少……還有管理局上個月發布的藥材報告新通知,茯苓的價格又被大幅度下調,直接會影響到藥材市場上來,你不賣掉這些茯苓,難道要留著過年嗎?”
曾輝聽罷,吃了一驚,“我哪有你想的這麼多,你這孩子就是心眼太多了……”
他心想,一般人不是不和藥民聊天,但是誰和藥民聊天之後,能想的這麼多啊!
這個年輕人對市場的走向把控直覺實在是準的可怕,曾輝開玩笑道,“我看你啊,大局觀這麼穩,幹脆去炒股算了!”
李明珠道,“我沒研究過股票,以後試試。”
……她還真有過這個想法!
曾輝道,“你小子!天生當商人的料……”
李明珠和他自然的聊天,“沒有什麼是天生的,我讀書的時候別人說我是天生讀書的料。”
“走到這一路上,沒有辦法了,隻有走的比別人好,才有錢。”
“掉錢眼兒裏了你!”曾輝哈哈大笑。
李明珠無奈的抹了把汗,“我沒辦法,我真的沒辦法。”
她說了兩遍,借著月色,已經能隱約看到龍襄村的村口小路了。
“你朋友那條路走不通,我們現在要想辦法把龍襄村的黨參基地建起來,今天去給楊支書送兩瓶好酒,上回我看他動搖了,這次加把勁把他拿下。”
曾輝:“楊支書就算答應我們把種植基地建立起來,沒有公路,你黨參怎麼賣的出去。”
李明珠:“中藥合作社的王理事回我們了沒?”
“約到了明天,說要和我們仔細談談。”
“從王理事這裏下手,種植基地和修路一起來,盤山公路下麵有條廢棄的小路,把這條路清理出來,然後擴修,用不了多少錢,藥材就能從這裏出去。”
天色已經很暗,曾輝聽李明珠這麼說的時候,拿著手電筒往下麵掃了一眼,黑漆漆的,看不到底。
“你什麼時候看到的小路?我怎麼沒看到?”
“上回來的時候。”李明珠道,“仔細看腳下。”
曾輝望了眼李明珠的背影,登時又欣賞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