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若琳立刻回過頭來說:“有啊,幹嘛?”
梳長鞭子的男人說:“借我們用一下。”
“好吧。”喬若琳有些不太情願地說。
卓然和梳辮子的男人很快來到喬若琳的屋子。裏麵擺滿了女性用品,一看就知是女人的房間。穿衣鏡立在門旁,大概有一人寬,比卓然略高。
“鏡子在這了,接下來需要怎麼做?”卓然問。
“很簡單,一直盯著鏡子看。”
“一直盯著鏡子看,就能見到鬼了?”
“你先看看再說。”
卓然頓時笑了:“我還是先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您解釋一下吧,長時間盯著鏡子看,人的意識會出現盲點,就覺得鏡子裏的人完全不像自己。這是一種視覺飽和效應。意大利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類似的實驗。他找了50個被測試的人,安排在比較昏暗的房間裏,讓他們盯著鏡子的自己,幾分鍾後,這些人都會形成一種錯覺,鏡子裏麵的人完全不像自己,他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陌生人臉錯覺。
“十分鍾後,測試結束,他要求這些被測試的人反饋自己在鏡子裏看到了什麼,有16%的人稱自己看到了父母的臉,8%的人稱自己看到了一張陌生人的臉,有12%的人稱自己看到一張動物的臉,剩下64%的人側稱自己看到了一張極度變形的人臉。如果這個時候使用一定的心理學技巧,比如放恐怖的音樂,或利用言語在之前製造一定的想象空間,讓人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人們很容易就會認為自己在鏡子裏麵見到了鬼魂。
“所以,利用鏡子見到鬼魂,用科學也能做出合理的解釋,我覺得咱的實驗可以不用做了。”
“能不能別自作聰明?”男人一臉不悅地反駁道。
卓然吹了口氣,看著男人:“所以我需要怎麼做?就這麼盯著鏡子看麼?”
“得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儀式?”
“招鬼儀式,你以為鬼那麼好請啊!”
“嗯。”卓然心想,看你能耍出什麼花樣。
男人從隨身的衣兜裏拿出兩張紙,和幾根細條的棍子。卓然頗感驚訝,想不到他的袖子裏居然藏了這麼多東西,好像變魔術似的。
男人將兩張紙攤開,掛在細棍上,利用繩子將其掛在鏡子的兩端。
兩張紙在鏡麵上攤開後,卓然看到兩張麵目扭曲的鬼臉。原來是想用心理暗示這一招。卓然暗自笑在心裏,這一招對他來說一點也不管用,他曾經做過心理暗示的測試,接近滿分的水平,也就是說,心理暗示在他這裏奏效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接下來怎麼做?”印有鬼麵的紙在鏡子兩旁攤開後,卓然問一旁的男人。
“接下來你就對著鏡子就可以了。”
“這樣就可以了?”
“嗯。”
卓然於是照做。他本以為這隻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測試,然後對著鏡子看大概一分鍾後,他果然在鏡子裏麵看到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另一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