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 章(1 / 2)

等他離開,碧蘭才噘著嘴端著水進屋子裏,道,“這樊二公子也真是的,他一個大男人,怎麼好隨隨便便進夫人的院子裏,要是不小心傳了出去,叫別人怎麼想?”

席向晚笑了笑,她無所謂道,“傳不出去。寧府如今裏裏外外一塊鐵板,水都潑不進來,還想有一句話傳出去?”

碧蘭看起來仍然有些鬱鬱寡歡,“夫人如今閉門不出,一個人孤零零的,也不知道寧大人什麼時候才回來。”

“快了。”席向晚摩挲著隨身攜帶的玉印,喃喃道,“很快了。”

按照宣武帝和寧端的估計,寧端帶人輕裝簡行從汴京到海濱大約用時十二天,路上隻做必須的補給,趕到海濱同海濱總督彙合後,一部分人便直接散開去各軍部支援,令一部分喬裝打扮潛入嶺南境內在後方給樊家點火。

樊家雖然錢多糧多,但屯糧之地不過兩處,一處穀倉就在嶺南,另一處則是在去苕溪的半路上。

按照路線一看,樊旭海的打算大約是北上路中隻進行一次補給,而後便急行軍直指汴京,因而大的糧倉隻準備了這兩處,落在各地樊家商會則是大多暫時進入關閉的狀態,此時就算能提供幫助,也是微乎其微的。

嶺南那處糧倉還是其次——等寧端趕到時,那裏的糧草已經最大限度地被樊家軍帶走,燒了也無濟於事。

重要的是在苕溪半路上的糧倉,隻要燒毀了這一處,樊家的大軍沒了補給,要麼耽擱在原地從別處調糧,要麼就隻能打道回府,否則就是在原地饑腸轆轆被殲滅的命。

為了搶一個先機,寧端帶人幾乎是日夜不停地疾馳到了苕溪,帶人確定了位置,當晚便發起突襲,將大半個糧倉都給燒毀了。

看著在夜色中燒起熊熊大火的巨型糧倉,又能琴兒聽見其中士兵們驚呼著救火的聲音,寧端卻始終覺得這一切發生得太容易了。

樊子期不是傻子,他應當知道這處糧倉的重要性,卻沒有派重兵把守,夜襲成功得太容易,叫寧端心中有些警覺。

但糧倉確實是都在火勢籠罩中了,經過檢查,裏頭存放的也確實都是行軍必不可缺的糧草。

寧端最後望了一眼身後的火光衝天,策馬調轉頭,低喝道,“走。”

不論樊子期是不是在這兒給他埋了個誘餌陷阱,去海濱的路程不能再拖了。

海濱總督雖然麵上不顯、八方不動,但私底下已經給宣武帝連寫了三道求援書,說軍中有人暗中煽風點火掀起造反的言論,軍隊人心惶惶,他要壓製嶺南已是一日難過一日,眼看著自己的軍馬都快要內亂暴動,還要對嶺南張牙舞爪,實在是分身乏術,才不得不三番兩次地請求支援。

寧端原本過了苕溪和大理,在海濱與嶺南的交界處便可分兵,結果就在抵達都察院沿途的補給點時,才分了一半的人手離開,就被暗中埋伏好的樊家死士一擁而上打了個措手不及,失了聯絡。

等他離開,碧蘭才噘著嘴端著水進屋子裏,道,“這樊二公子也真是的,他一個大男人,怎麼好隨隨便便進夫人的院子裏,要是不小心傳了出去,叫別人怎麼想?”

席向晚笑了笑,她無所謂道,“傳不出去。寧府如今裏裏外外一塊鐵板,水都潑不進來,還想有一句話傳出去?”

碧蘭看起來仍然有些鬱鬱寡歡,“夫人如今閉門不出,一個人孤零零的,也不知道寧大人什麼時候才回來。”

“快了。”席向晚摩挲著隨身攜帶的玉印,喃喃道,“很快了。”

按照宣武帝和寧端的估計,寧端帶人輕裝簡行從汴京到海濱大約用時十二天,路上隻做必須的補給,趕到海濱同海濱總督彙合後,一部分人便直接散開去各軍部支援,令一部分喬裝打扮潛入嶺南境內在後方給樊家點火。

樊家雖然錢多糧多,但屯糧之地不過兩處,一處穀倉就在嶺南,另一處則是在去苕溪的半路上。

按照路線一看,樊旭海的打算大約是北上路中隻進行一次補給,而後便急行軍直指汴京,因而大的糧倉隻準備了這兩處,落在各地樊家商會則是大多暫時進入關閉的狀態,此時就算能提供幫助,也是微乎其微的。

嶺南那處糧倉還是其次——等寧端趕到時,那裏的糧草已經最大限度地被樊家軍帶走,燒了也無濟於事。

重要的是在苕溪半路上的糧倉,隻要燒毀了這一處,樊家的大軍沒了補給,要麼耽擱在原地從別處調糧,要麼就隻能打道回府,否則就是在原地饑腸轆轆被殲滅的命。

為了搶一個先機,寧端帶人幾乎是日夜不停地疾馳到了苕溪,帶人確定了位置,當晚便發起突襲,將大半個糧倉都給燒毀了。

看著在夜色中燒起熊熊大火的巨型糧倉,又能琴兒聽見其中士兵們驚呼著救火的聲音,寧端卻始終覺得這一切發生得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