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京都的年禮(1 / 2)

如今鬧成這個樣子,即便都知道是程家大少爺搞的鬼,但陸家作為最大的受害者,卻是不能指責。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不傷程子恒的顏麵,又把這事圓融開來呢。

小米煩躁的散開了辮子,燈光下映在牆上的影子,很有幾分某部武俠小說裏女瘋子的架勢。

青花兒原本守在炕尾,偶爾扭頭一見影子,立刻閉了眼睛裝睡。今日的主子好可怕,還是趕緊尋周公去下棋,明日得了空閑,就去尋牛勝,看看幾個哥哥給她和青玉帶了什麼好東西回來。

這般想著,小丫頭就睡得香甜了,小呼嚕打的那個勻稱,聽得小米都嫉妒。

她索性也不糾結了,原原本本把事情寫了下來,最後囑咐了幾句,就把信紙塞進了信封。

熄燈時候,她到底沒忍住,開了箱子拿了那塊磚頭情書,放在枕邊,嗅著隱約的墨香,慢慢進入了夢鄉…

世事無常,很多事並不會按照你的預想發展,但無論是艱難還是順利,有那麼一個人在心裏,就好像定海神針一般可靠又溫暖,任何風浪都不必害怕…

親人團聚的夜晚,自然是熱鬧又喜樂。老熊嶺裏家家戶戶都是閑話倒夜半才睡去,早起時候,各家的咽痛冒煙兒卻沒有晚上半點兒。

就如同馮簡是小米的定海神針一般,陸家就是整個老熊嶺的主心骨。

就算南邊作坊草草收尾,但有陸家在,有小米在,就不會缺了大夥兒的活計,缺了大夥兒的好日子。

果然,吃過早飯,陸老大帶了南邊采買的東西,坐了馬爬犁剛出了山口。

小米就喊了碧荷,一邊盤賬一邊整理記工簿,很快就整理好了村人的工錢。

於是老馮爺一聲喊,村人就笑嘻嘻結伴來領銀子了。

除了當初陸家應下的工錢,一文不差發到手裏,每個跟著南下的鄉親還得了二兩銀子的辛苦銀子。這都是陸家掏的腰包,不在年底分給村裏那一成分紅之中。

老馮爺拿了賬冊,一迭聲的嚷著,“不成,不成!大夥兒都拿了工錢,年底還有分紅銀子。這樣又多分二兩,可是太貪心了。”

小米卻是堅持分了下去,笑道,“我得替鄉親們說一句啊,老馮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南來北往,餐風飲露的,老馮爺沒趕路,可不知道趕路的辛苦。二兩銀子不多,叔伯哥哥們不嫌少就不錯了。”

眾人也是湊趣,苦著臉求肯,“可不是嘛,老馮叔,我們別的不敢說,一路上的雪粒子吃了有二斤,這會兒腸子還涼著呢!”

“滾!你們這些懶家夥,這一年讓小米慣得不成樣子了,做點兒活計就要銀子!”

老馮爺也是笑罵,“過一段時日就是小米的及笄禮了,既然拿了小米的辛苦銀子,到時候就都多出些力氣跟著張羅起來。別給咱們老熊嶺的姑娘丟了臉麵!”

“老馮爺放心,大夥兒都記著呢!”

眾人又說笑幾句,就都散去了。小米給老馮爺帶了兩封南邊拿回的點心,待得送了他出門,就趕緊又開始整理各家的年禮。

書院那裏的年禮早就備好了,倒是送完京都陳信那裏的年禮要再添一些…

江大娘的兒子江大力同兒媳翠蘭都在京都小莊,過年時候也不能回來。老太太同老頭兒帶著孫兒在家,老頭兒看著暖房,幫忙喂喂鹿群,孫兒讀書,她就一心撲在陸家的灶間。

這會兒聽得小米吩咐要包羊肉餡的餃子,就趕緊去刨院角的雪堆。

雪堆就是北地冬季天然的大冰箱,家裏有多餘的肉吃不完,澆上水凍成冰坨子,扔進雪堆,不怕風幹又能保鮮,實在是方便之極。

院牆上的大蔥摘下來一捆,調料備好。

倒得小米換了粗布衣衫趕來的時候,卻是又喊了青花去自家的暖房裏拔鮮蔥。

江大娘舍不得,就勸道,“姑娘,就放這秋蔥吧,味道也沒差多少。”

小米臉紅,又不能說這些餃子是要送去給某個人饞餃子的人,於是就含糊道,“家裏人都回來了,吃個新鮮,也不差那麼幾棵蔥了。”

但這借口一出,就要多準備一家人的餃子。雖然陸老大夫妻進城了,但有陸老二這個大肚漢,可是不敢少做半點兒。

無法之下,小米就又把戰場搬到了後院,鐵夫人連同風娘,韓姨母,青花青玉加江大娘,老少女人們齊上陣。剁肉餡的,揉麵團的,擀皮的,忙得團團轉。

鐵夫人同風娘許是故鄉在大元之南,吃餃子極少,原本都不會包。但前日同小米學了一下,倒也飛快上手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上午功夫,倒也包了幾大蓋簾兒的白胖餃子。

小米挑揀了賣相最好的百十個,仔細擺在一處,送到外邊凍好,然後倒進了幹淨的布袋子裏,放到了陳家的年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