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鋪子有了新貨,馮氏算是最歡喜的人了。鋪子裏客人不斷,就同小米囑咐的一樣,她最常給客人推薦的都是適合的,從來不建議客人選最貴的。
這般幾日下來,倒是讓那些不太情願進門,存了送銀子巴結心思的女客,反倒多了幾分興致。加者這包包實在是比荷包實用太多了,漸漸倒是真心喜歡上了。
特別是丫鬟婆子們,出門時候拾掇一兩件替換的衣衫,一包點心,簡單的用物,都能放到包裏,無論拎著還是背著都方便,可是比那些動不動就散掉的包裹皮好多了。
就這般,日子一日日過著,眨眼就將近一月了。經過緊急準備,全民動員,東征事宜終於落定,朝堂上,承德帝親口宣布,三日後,也就是四月十六大軍出發,東征逍遙島,為國除害,為東海百姓報仇!
茶館酒樓裏,再次被熱血檄文席卷,無數文人墨客以筆為刀,曆數拜火教多年來對大元的壓榨危害,惹得眾人更是憤慨。恨不得一人一口口水,直接把逍遙島淹沒才好。
鎮南侯府裏,小米也是忙的團團轉。先前琢磨的那些傷藥和藥包,她隻做了一個引導,成功之後就被畢三叔帶去了軍營,封澤早有吩咐,兵部後勤就準備了。
她如今忙碌,隻是為了自己東征之路的衣食住行。
先前那些備下的肉醬,各色臘肉,幹菜,都要裝箱子,特意定做的兩輛馬車也送了過來。
一輛馬車平日要常坐,自然以舒服為主,各色放零食的暗閣,固定茶壺的小茶幾,能塞下被褥的夾層,包了毛皮的車廂板…簡直是但凡想得到的,都做到了。
另一輛馬車就是備著路上一邊行軍一邊做吃食了。固定的小爐子,各色帶著密封蓋子的盆碗,調料食材,塞滿了馬車下的夾層還有棚頂的隔斷。
韓姨母早就同紅梅商量好了,紅梅留下,她則跟著小米一起出門。
這一早晨忙碌下來,待得兩輛馬車都塞滿,她很是有些哭笑不得。若不是整個京都都熱血沸騰的如同要爆炸,她甚至以為這次出門不是作戰,而是一次簡單又歡快的野遊呢。
刀嬤嬤帶著人抬了一隻碩大的火腿走了進來,笑道,“韓家妹子,小姐呢?”
“小姐去街上了,說是兩樣調料不足。”
韓姨母抹了一把頭上的汗珠子,笑道,“可是火腿買回來了?”
“是啊,先掛在灶間兒,等出發時候再塞車裏吧。”
“成,這東西也不怕發黴壞了,先吹著風,小姐回來聽她安排。”
韓姨母應了,很是替自己小姐這般餓了一冬的小獸一般拚命劃拉吃食有些不好意思,又道,“我們小姐就喜歡折騰吃食,這路上生怕殿下吃不好,真是食材比藥材帶的都多呢。”
刀嬤嬤在侯府這樣的將門伺候一輩子,可是比韓姨母懂得太多了,聽了這話就趕緊拉了她的手,笑道,“妹子,你可是不知道。行軍在外,若是受傷忍一些疼痛,反倒是小事。最讓人忍不了的,就是頓頓幹餅就冷水。若是吃不到熱飯,沒兩日就一點兒力氣都沒有。小姐多準備一些食材,路上不必大魚大肉,隻是一碗熱粥,都能讓人吃出鮑魚海參的滋味。”
韓姨母這才恍然大悟,有些臉紅道,“我還當小姐小孩子脾氣,把出門做遊玩了。沒想到…”
“小姐也是心疼殿下,殿下恐怕也是第一次出征,路上多有不便,多準備一些,也能多照料殿下。再說了,小姐那般心善的脾氣,怕是連同高仁,墨玉郡主啊,還有伺候殿下的人手,都要照料周全呢。”
刀嬤嬤畢竟年歲大,看事情看得更透徹,聽得韓姨母連連點頭。
小米正好從街上回來,正好聽了一半,就笑道,“嬤嬤,你是不是悄悄跑我心裏去偷聽了,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刀嬤嬤笑的爽朗,應道,“小姐回來了,老奴哪有那個本事,不過是小姐同我家夫人一個脾氣,老奴伺候了夫人這麼多年,自然在清楚不過了。”
“那就勞煩嬤嬤幫著姨母看看,還缺些什麼。我們畢竟都沒出征過,按照出遊準備,也不知道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好,小姐放心。”
小米同韓姨母點點頭,就進了屋子。留下韓姨母小聲道,“我怎麼瞧著小姐臉色不好,難道出門碰到什麼煩心事了。”
刀嬤嬤擺擺手,一邊接過她遞來的單子,一邊低聲道,“我聽說三少爺報了隨軍書吏,小姐許是為這事心煩。”
“什麼?”韓姨母皺了眉頭,“三少爺可是探花郎,進翰林院也成,或者外放也該是個從六品官,怎麼去做了沒品級的書吏?”
“還不是為了小姐,三少爺這是不放心小姐跟著去東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