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飲料廠商推出了專為年輕女性設計的一款產品。
在廣場、商廈的巨大led屏幕上,播出了一段廣告,廣告時長不到30秒,廣告中那個一直在奔跑的女孩,正是該飲料的代言人——明一湄。
廣告中,明一湄一反平時在人前展現出來的明星風範,最開始,她在一個類似電台播音間的地方,摘下耳機,推開椅子開始狂奔。一刻不停地奔跑,汗水染花了妝容,沾濕了頭發,她跑得十分狼狽,仿佛後麵有人在追趕,讓她無法停下來。
明一湄跑過民居,跑過cbd,跑過人來人往的購物中心,跑過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從餐館大堂一路闖過後廚,翻牆攀岩,不停奔跑。
這段廣告讓許多人想起了多年前某部斬獲多個電影獎項的德國電影,《羅拉快跑》。電影中那個為了拯救愛人而不停奔跑的紅發女孩,她的形象與明一湄漸漸重疊。
於是每一個看了這則廣告短片的人,都會下意識在心中發出疑問:
她為什麼奔跑?
廣告最後,出現了一個指示牌,巨大的箭頭指向一條道路,接著鏡頭一轉,給了一個明一湄繼續往前奔跑的背影,將觀眾們的胃口吊到最高,留下一個未完的懸念——
路口那邊有什麼?
前方究竟有什麼在等著她?
明一湄的身影逐漸模糊,遠去,遠方,矗立著一座信號塔。
鏡頭裏打上幾行字:
用奔跑追逐過去的時光
找尋曾聽過的電台情歌
《明明的電台fm520》
8月30日與您相約
旁邊斜著落下幾瓶該品牌的新款飲料。
“這到底是飲料廣告還是什麼東西啊?”路人失笑,“這飲料的名字也挺奇怪,竟然叫fm520,該不會是專門虐狗的吧哈哈哈。”
網友們的吐槽迅速在微博傳開了。
連帶著,人們也記住了8月30日這個日期。
又過了幾天,開車的人們無意中發現,調頻廣播多了一個頻道,fm520,這個電台的主持人有一把好嗓子,女孩微沙的聲線輕緩低沉。
“歡迎大家來到fm520,這裏是《明明的電台情歌》。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明一湄。你曾聽過怎樣的電台節目呢?是否曾有一首被別人點播過的歌曲,恰逢其會,唱進了你的心底?你是否也有過那麼一刹那的念頭,想要為某個人點一首歌,表達你當時的心情?今天,讓我和大家一起,來回憶那些年我們和電台的‘不解之緣’。”
“我對電台最早的印象,是胡同裏的叔叔伯伯,他們時常往胡同口一坐,旁邊擺一部收音機,聽幾段評書,再找人捉對廝殺下幾盤棋。”明一湄的聲音裏帶著俏皮的笑意,“再後來,是在中學的時候,課間聽到校廣播站製作的節目。說起來,曾經也有那麼一個少年,讓我很有衝動,想去廣播站為他點一首歌……”
“我在廣播站門前走來走去,走來走去……最後,還是沒推開那扇門。”
明一湄輕笑:“因為我發現,我根本不知道那個少年,他姓甚名誰,在哪個班級。”
“……年少時的悸動,大約總是如此患得患失。下麵,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由彭羚演唱的歌曲,《給我愛過的男孩們》。”
……
“你知道這幾天我們接到多少電話嗎?”打電話來的是廣播電視台的節目負責人,他激動的情緒沿著話筒傳遞過來,“比平時多一倍,不,甚至還要多!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他們打過來問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個fm520的節目,要怎麼才能打電話進去點歌?”
“聽到了嗎?”靳尋欣喜道,“這次采用的宣傳手段很別致,問的人越多,說明關注的人越多,一湄,這次你的唱片肯定能大賣。”
明一湄點點頭,她現在顧不上說話,桌上一左一右兩座大山,沉甸甸,黑壓壓,看得她兩眼發直,分分鍾想棄筆轉身逃跑。
靳尋覺察出她的意圖,踱步走到桌旁,一手按在明一湄肩頭,稍稍往下壓:“怎麼了?這才簽了一半,還有一半呢,今天必須弄完,趕明兒我叫工作人員搬走,按照網上訂單的地址提前打包裝箱,叫快遞過來發出去。”
明一湄淚流滿麵:“……我手都酸了,現在簽出來的字兒看著都不像我名字。靳姐,求你了,我就不能找人……”
“不能。”靳尋毫不客氣地駁回了她所有想偷懶的念頭。
在對方堅決冷靜的視線中敗下陣來,明一湄鬱悶地趴在桌上唉唉叫。
意料外的懷孕打亂了所有計劃,最後,經過數次討論,靳尋拍板敲定了“獨特”的唱片宣傳、銷售策略。
參考國外的地下樂團的運作模式,明一湄新專輯《明明的電台fm520》一反過去數年來,唱片界越來越市場化營銷的宣傳手法,而是與多方合作(飲料品牌商、廣播電台),利用廣告和電台節目來宣傳這張即將麵世的專輯。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式還是很有效果的。
廣告引起了話題度,而電台則進一步打動了聽眾們的心。